2025三下乡|“畲乡医韵健康行,厦医筑梦民族亲”:在光影与岁月中读懂畲族故事

来源:周口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06    
  7月10日,“畲乡医韵健康行,厦医筑梦民族亲”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福安市畲族文化中心,从序厅的浮雕壁画到各展区的科技光影,在银器的光泽、畲药的草木香与山歌的旋律里,触摸畲族文化的历史脉络与生活智慧。
 
  踏入序厅,一幅仿铜浮雕壁画率先映入眼帘。畲族的山川风光、历史足迹、民俗图景在浮雕上徐徐铺展,刀刻的纹路里仿佛藏着岁月的回响,让队员们未入展区便先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厚重底蕴。光影掠过壁画上的劳作场景,恰似为接下来的探寻埋下伏笔。
 
  行至“福安畲族历史记忆”展区入口,一块显示屏正鲜活呈现着古代畲族群众的劳作画面。屏幕旁的注解牌清晰写着:“畲族种菁图,明清时期,‘福建菁’名闻全国,畲族中不乏种植加工菁靛者。”抬眼望去,全息影像技术正立体还原着过去畲民种菁的场景——田间劳作的身影、翻飞的工具与屏幕注解相互呼应,让这段曾支撑一方经济的历史变得可感可触。队员们静静驻足,看着影像中畲民弯腰劳作的姿态,忽然想起序厅壁画上相似的场景,古今光影在此刻悄然重叠。

实践队成员在大屏前欣赏畲族文化中心先导片。柯琳欣供图。
 
  转过展墙,“福安畲族风俗事项”展区的AR大屏上,畲族生活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指尖轻触,银器的流光先映入眼帘:从象征吉祥的银冠到寓意守护的银镯,纹样里藏着对自然的敬畏,也藏着生活的巧思,与序厅壁画上银饰的浮雕遥相呼应。再轻点屏幕,精美的畲族传统服饰细节清晰呈现,靛蓝的底色上绣着花鸟纹样,针脚里既有种菁技艺的底色,也有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画面与展区里的实物展品相映,让队员们读懂了银器的守护、服饰的传承,都是畲族文化鲜活的注脚。

实践队成员在馆内学习畲歌。柯琳欣供图。

实践队在福安畲族文化中心大门前合影。黄晨菲供图。
 
  离馆时,队员们回望序厅的浮雕壁画,忽然读懂了那些纹路里的深意,无论是种菁的辛劳、银器的巧思,还是服饰里的文化密码,都是畲族人民在与自然共生中写下的生存诗篇。而科技的赋能,让这些诗篇得以被更多人听见、看见。带着这份感悟,实践队将继续前行,让医学服务如壁画上的畲族精神一般,扎根土地,温暖人心。(厦门医学院“畲乡医韵健康行,厦医筑梦民族亲”实践队供稿)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张珺洁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