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闪耀国际!宁夏仁益源酒庄在第五届“一带一路”国际酒类大赛斩获大金奖+三金一银

来源:周口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8-04    
  2025年7月3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五届“一带一路“国际酒类大赛颁奖典礼上,宁夏贺兰山仁益源葡萄酒庄有限公司选送的四款产品从全球121家企业320款参赛酒款中脱颖而出,“仁益源.道赤霞珠”荣膺干红葡萄酒唯一大金奖,并获得最佳酒标设计奖,“仁益源.仁品丽珠”“仁益源.和马瑟兰”喜获金奖,“画峰霞多丽干白”喜获银奖,成为本届大赛同时斩获多项顶级奖项的酒庄企业。

  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匠心铸就品质传奇
 
  宁夏贺兰山仁益源葡萄酒庄有限公司由王明光和儿子王志东(现任庄主)共同创办。企业秉承“耕土耕心,酿酒酿人,酿一瓶中国风土的自然好酒”的理念,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种下千亩优质酿酒葡萄园并修建了中式东方美学的现代化配置酒庄及葡萄酒文化展览中心。此次获奖的“仁益源.道赤霞珠”颜色深邃有光泽,香气浓郁,酒体厚重余味悠长,屡次获得国内外葡萄酒赛事大金奖;“仁益源.仁品丽珠”则典型纯正,以“仁”为核心,强调酿造理念,尊重风土的表达,陈年潜力无限,2024年获得JS中国百大葡萄酒榜单Top5的成绩,位居贺兰山东麓产区第一位;“仁益源.和马瑟兰”以“高山流水遇知音,好酒还须识酒人”的美好寓意为品牌理念,目的是结交更多的识酒爱酒之人,用葡萄美酒谱写一曲“高山流水”。

  国际舞台彰显中国实力
 
  大赛评委、马中援助协会秘书长黄斌表示:“仁益源酒庄产品在盲品中展现出惊人的风味平衡度,其工艺水准完全达到国际顶级标准。”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仁益源酒庄多次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金奖、法国国际葡萄酒大赛大金后,再次在国际舞台斩获殊荣,大发异彩。
 
  东盟市场开拓取得突破
 
  展会期间,宁夏仁益源酒庄展位吸引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总秘书张盛闻、新加坡星域展览集团(淡马锡控股)总裁蔡伟鹏、马中援助协会秘书黄斌、印度尼西亚华商领袖Johny Tanoto、拿督Terrence等当地和东盟国家政商界人士,在展会现场品鉴仁益源葡萄酒与重点参展企业代表重点交流了食品酒水饮料板块在马来西亚的市场前景,就产品准入、渠道建设等具体合作事项交换了意见。马来西亚嘉宾特别赞赏本次参展企业所推荐产品的独特工艺和品质表现,表示将为中马企业合作提供必要支持。企业透露:“获奖产品已收到多家东盟经销商的合作意向,其中3家进入实质谈判阶段。”据数据显示,马来西亚酒类市场年增长率达8.5%,华人年均酒精消费4.5升,为仁益源产品入驻提供了广阔空间。

  全球战略布局加速
 
  王志东表示:“我们正以马来西亚为枢纽,通过‘一带一路’渠道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东南亚市场。”目前企业已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江苏、云南等地多家经销商达成战略合作,并已出口到新加坡、泰国、加拿大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加盟招商全面启动
 
  借势此次获奖,仁益源酒庄宣布启动全球加盟代理计划,为合作伙伴提供品鉴用酒和品牌推广酒支持。“这是中国葡萄酒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负责人在颁奖典礼上评价道,标志着中国葡萄酒品牌在国际市场迈出坚实一步。

  企业背景
 
  近年来,仁益源酒庄在国际葡萄酒舞台上屡创佳绩,不仅在第五届“一带一路“国际酒类大赛中揽获一枚大金奖、三枚金奖、一枚银奖的殊荣,在品醇客、柏林、吉尔伯特·盖拉德、领袖产区等国内外质量大赛中也频频斩获重要奖项。此次获奖,无疑是对其持续努力和卓越品质的又一次高度认可。这些荣誉的背后,是酒庄从葡萄种植、采摘,到酿造、陈酿等每一个环节的精雕细琢,以及对品质始终如一的执着坚守。
 
  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贺兰山东麓产区已逐渐成为世界葡萄酒版图中一颗耀眼的新星。仁益源酒庄的优异表现,进一步提升了宁夏葡萄酒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中国葡萄酒赢得了更多的国际话语权。相信在未来,仁益源酒庄将继续秉持匠心精神,不断探索创新,酿造出更多高品质的葡萄酒,续写中国葡萄酒的辉煌篇章,让世界品味到来自中国贺兰山东麓的独特魅力。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