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康保县:第四届“真爱之城·恋人花季”启幕

来源:东方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29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第四届“真爱之城·恋人花季”启幕。百对携手走过25载风雨的银婚夫妇,在康保这片热土上,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集体婚礼。这不仅是一场爱的庆典,更是一场家风传承与产业振兴的交响乐章。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委员、办公室(党办)主任张天佑,康保文旅推荐官王帅等嘉宾先后做主题推介,推介康保文旅及“恋人花”(荞麦花)的文化寓意与产业价值。康保品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方分享本土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彰显“千般爱意”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康保路径。在倒数声中,第四届“真爱之城·恋人花季”开幕。


  “百对银婚·情定百年康保,千般爱意·共筑真爱家园”的活动主题如同一个时代的密码,将二十五载婚姻的青丝成雪,与康保砥砺奋进的百年沧桑紧紧相连。他们是谁?是守护湿地生态的志愿者,是传承“二人台”非遗的文化伉俪,是扎根乡村讲台三十五载的教师夫妻……参加活动的夫妻从北京、石家庄以及张家口市各县区汇聚康保,和当地的群众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上最平凡的奋斗图景,生动印证“家是最小国”的深刻内涵。在主持人肖东坡、辛嘉宝的见证下,百对夫妇进行传统的“三拜礼”:一拜盛世华年,致敬国泰民安,将小家幸福系于国运昌隆;二拜岁月恩情,感恩邻里相伴,铭记乡土滋养的守望相助;三拜伉俪同心,誓言白首不离,许下穿越岁月的不渝承诺。9125个日夜的相守,不仅是个人爱情的史诗,更是镶嵌在康保百年奋斗史册上最温暖、最坚韧的篇章。而百对夫妇齐声诵出的宣言:“柴米温暖如常,努力奋斗兴邦”。
 
  何为真爱?何为幸福婚姻的密码?活动现场没有宏大的说教,只有岁月沉淀的真实。71岁的侯素敏老人,赠予新郎唯一的手表,无声诉说着“幸福不在索取而在成全”的质朴真理。一对酷爱羽毛球的夫妇,30年共同穿线千支球拍;一对守护遗鸥的志愿者,在风雪中默契喂鸟——共同的志趣与坚守,是婚姻最鲜活的保鲜剂。农民夫妻一碗荞麦面的午餐约定,胜过山珍海味——在平淡相守的烟火气里,藏着最动人的深情。公交司机陈天顺的“三让”智慧,文化馆姚桂苹夫妇的互相成就——包容与退让,是化解岁月风霜的润滑剂。村医胡君用全村首辆汽车争分夺秒护航生命,电工张吉星在60米高空架线点亮万家灯火——他们用职业的担当,将“守护”二字刻进了骨子里,诠释了何为“小家大爱”的至高境界。这些来自生活的故事,用五个无声的关键词——给予、同乐、简单、退让、守护——解锁了幸福婚姻的基因,更传承着责任、包容、奉献、坚韧的优良家风,为新时代“文明、健康、理性、和谐”的婚育观,注入了最鲜活的血肉。

  时代精神在此刻回响,家国情怀引发集体共鸣。潘小芬、安与骑兵、塔斯肯的歌声(《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嫁妆》《婚誓》)穿越时空,诉说着爱的永恒。情景剧《爱的年代变迁》带人们穿梭50年光阴,审视婚恋观的演变,引发代际间的深度思考。孩子们纯净的《小美满》合唱,与百对夫妇郑重留存手印的仪式交相辉映,象征真爱精神与优良家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活动中还专门为每对夫妻准备了一份康保县独创设计的“真爱证书”,每张证书均加盖官方钢印并赋予专属唯一编码,是婚姻里独一无二的永恒见证。所有到场的领导和嘉宾共同为百对夫妇颁发真爱证书并证婚,既是对真爱的见证和祝福,更是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倡导新时代婚育观的生动实践。康保县以“1520米”的深情海拔、“康巴之约 诺尔一生”的真爱誓言,全力塑造着具有影响力的“真爱文化地标”。

  康保县第四届“真爱之城·恋人花季”,由康保品冠食品集团倾力主办,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一场集体婚礼的范畴。它是在百年县庆的历史坐标上,对爱情、婚姻、家庭价值的一次深情礼赞;是将百对夫妇“小美满”的涓涓细流,深情汇入康保百年振兴“大蓝图”的江河;是一次以文化铸魂、以产业筑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智慧实践。

  康保的“真爱之城”故事,正翻开崭新的一页。当爱情文化深深扎根于这片沃土,当优良的家风如春风化雨般代代滋养,当特色产业因“爱”之名而蓬勃兴旺,这座走过百年的县城,正以“爱”为笔,饱蘸深情,在乡村振兴与幸福生活的画卷上,挥毫写下充满无限希望的未来篇章。

(广告)

责任编辑:夏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