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暑期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文新学院副院长戴钰、新闻系党支部书记赵华健的带领下前往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开展以“寻脉‘通道转兵’”为主题的暑期专业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记忆,感悟时代责任。
在位于县溪镇罗蒙山下的转兵纪念馆旁,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通道转兵会议旧址——恭城书院。讲解员王洁详细介绍了1934年在此召开的紧急会议被历史证明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中央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
(图:实践团成员参观恭城书院)
(图:恭城书院内会议桌)
随后,成员们在雕像广场瞻仰了革命先辈的雕像,并步入主题陈列馆。该馆以“通道转兵,实现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为主题(此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定性),通过长征路线地图讲解、馆内展品介绍等,生动展现了转兵前后红军的艰苦历程与英雄壮举,阐释了“实事求是、敢于斗争、独立自主、勇于担当”的通道转兵精神。
(图:实践团成员参观主题陈列馆)
此外,实践团还参与了转兵纪念馆红色文化讲坛活动,聆听了红军与当地侗乡百姓相处的温情故事,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思政课,成员们学习侗族问候语,欣赏侗族歌舞。活动最后,全体实践团成员和指导老师一起齐唱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挥舞五星红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深受教育和鼓舞。
“这次沉浸式学习让我们深刻理解了通道转兵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更加感受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历史是过去的现实,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此次实践是对红色基因的寻脉,也是对红色精神的继承。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