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学院“博采万物匠行”实践团:走访古窑遗址,触摸历史温度

来源:国企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21    
  7月4日至10日,苏州城市学院“博采万物匠行”实践团的9名学子走进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博匠物语:从金砖密码到江南基因的文明解码行动”暑期实践活动。团队希望通过实地探访,深度探寻御窑金砖承载的非遗内涵,体会蕴藏在砖瓦之中的江南匠心传承。

苏州城市学院“博采万物匠行”实践团:走访古窑遗址,触摸历史温度

图1 “博采万物匠行”实践团成员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前合影
 
  7月4日至6日,实践团在博物馆研究员的引领下,对御窑金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学习。从明永乐年间专供紫禁城的辉煌历史,到明清匠人“百里挑一”的选土标准,成员们详细了解了“取土于阳澄湖畔、练泥需六月之久”的古老智慧。展厅里陈列的金砖,它们见证了紫禁城的历史,也凝聚着苏州工匠长久以来的用心与智慧。

苏州城市学院“博采万物匠行”实践团:走访古窑遗址,触摸历史温度

图2 实践团成员拍摄的御窑金砖展品
 
  7月7日至8日,为触摸技艺温度,团队走进博物馆“匠人工坊”互动体验区。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成员们亲手尝试了揉泥、制坯等环节,其中最考验功底的练泥需“三揉三摔”至“柔中带劲”,稍有松懈便影响砖坯质量。指尖与湿泥的较劲中,大家深刻体会到“七十二道工序,道道有讲究”的严苛,让抽象的“匠心”从文字记载走向生动实践,对传统技艺的精髓有了更深理解。

苏州城市学院“博采万物匠行”实践团:走访古窑遗址,触摸历史温度

图3 实践团队成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砖胚制作
 
  实践期间,团队还承担了部分文化志愿服务。成员们在“开物”“成器”“致用”三大展厅轮值,为游客讲解金砖与苏州水网、运河文化的关联,协助整理“金砖拓片”互动材料。这既为前来参观的观众提供了贴心帮助,也让团队成员对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苏州城市学院“博采万物匠行”实践团:走访古窑遗址,触摸历史温度

图4 实践团成员为游客讲解金砖文化
 
  七天的实践活动落下帷幕,成员们带着亲手制作的砖坯和沉甸甸的感悟踏上归途。从展厅里的历史溯源到工坊中的技艺体验,从志愿服务中的文化传播到对“匠心”的深度体悟,实践团的成员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御窑金砖不仅是凝聚着古人智慧的器物,更是江南文脉绵延的鲜活载体。(作者:苏州城市学院“博采万物匠行”实践团 杨爽 摄影:唐梓硕)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