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圆满召开

来源:国企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21    
  2025年7月16-18日,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以下简称食链推介会)在京开幕。本次食链推介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食品行业委员会主办、河南纳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作为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汇聚全国粉类产业链数百名企业代表、营销专家及行业新锐,共同探讨中国粉类食品全球竞争力提升路径。

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圆满召开

  产业扎根:从地方风味到国民经济的跃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贸促会食品行业委员会会长马勇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粉类产业正从地方风味向国民经济支柱跃迁。

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圆满召开

  通许县人民政府县长憨振强、河曲县红葱产业协会理事长吕抒燃、桂林市贸促会副会长卢毅分别就通许酸辣粉、河曲红葱、桂林米粉等特色产业作主题分享,展现地域风味产业化成果。

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圆满召开

  链动未来:供应链创新的多维实践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研究所所长王凤忠指出,当前粉类产业呈现消费升级、电商链接与政策扶持的协同效应。消费者需求已从“吃饱”转向“吃好”,科技创新成为关键突破口。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陈志刚进一步阐释《鲜食粉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实践路径,揭示传统产业与智能制造的融合潜力。
 
  尚普咨询创始合伙人邓新宇提出供应链效率提升的核心逻辑:“企业通过前端成本集约化让利消费者,实现'又好又便宜'的消费体验,本质是供应链效率外溢。”
 
  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纳食产业研究院院长司志刚则通过《供应链创新赋能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解析工艺突破、风味标准、保鲜技术等五大领域的创新实践,指出“链式思维”对产业升级的引擎作用。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联网运营总监兼溯源中国负责人王翔在《“传媒+科技”:新华网溯源中国赋能可信品牌发展的探索》的主题演讲揭示了产业跃升的关键密码。
 
  “中国粉链产业专家智库”正式成立
 
  会上,中国贸促会食品行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农科院、南京农大及龙头企业,正式成立国内首个聚焦粉类全产业链的“中国粉链产业专家智库”。未来智库将发布年度供应链发展白皮书,开展企业调研与行业观察。

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圆满召开

  在创新案例分享环节,紫林醋业董事长罗建纯披露:紫林山西陈醋连续6年全国销量第一,2024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企业构建“242”国家级及省市级科创平台,通过原料管控、生产质控、检测体系三大关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实现从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的跨越。
 
  丽星集团董事长孙庆新则展现46年薯粉智造之路:1990年自主研发国内首台粉皮机,首创涂布式工艺开启机械化生产;2021年创新推出“涂布蒸煮鲜湿粉”工艺,通过与下游企业共创重塑鲜粉口感标准。当山西陈醋遇见河南红薯粉,这场跨越黄河的产业对话,诠释出中国粉食的厚度与韧性。
 
  产业升级:共生时代的无限可能
 
  面对产业链协同、健康诉求、全球化机遇三大挑战,中国贸促会食品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沈志勇指出破局关键:“需深耕新口味、新工艺、新食材、新渠道,构建穿越周期的竞争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经理曹思婕预判:“未来企业将更重供应链优化,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控。”上海自有品牌协会副秘书长罗刚分享海外经验时指出,欧洲零售市场在多样性方面与中国具高度借鉴价值。京东大商超粮油调味业务部陈润泽披露关键数据:“京东超市作为线上线下最大商超,合作破亿品牌超500家。粉类食品增长空间广阔,今年将深化品类渗透与跨品类合作。”源头保障方面,上海福景堂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幸泽介绍,企业在六省建立原料基地,通过数字化产业链平台实现全程管控。
 
  风味创新领域,立达老汤餐饮事业部总监李永超揭秘“灵魂汤底”的爆品逻辑:“肥汁米线、螺蛳粉等爆款均出自立达,作为国内首家老汤工业化企业,我们正建设年产50万吨产业园引领天然调味潮流。”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胡宏海则聚焦植物蛋白赋能:“面对00后消费主力,粉类产品需向便捷、美味、安全方向创新,植物蛋白应用是关键突破口。”
 
  场景拓展层面,麻六记创始人汪小菲讲述《一碗粉的场景故事》:“品牌定位餐饮食品零售,已铺设10万线下网点,通过'产品+场景'双驱动实现增长。”

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圆满召开

  健康升级方向,乐百氏(广东)饮品有限公司品牌市场部总监段炼分享“减糖不减味”科技:创新添加GI值仅8的塔格糖,破解“想喝怕胖”消费痛点。巴奴火锅产品经理杜夯重申产品主义:“坚守品质需做难而正确的事”,其选粉逻辑体现供应链与用户体验的双向奔赴。
 
  本次大会的承办方、纳食科技董事长李辛妍倡导共生理念:“孤岛型企业难以生存,需构建关系链实现利润有效分配。纳食早在五年前行业第一个提出了品类红利,供应链红利已至,让我们以共生的理念,构建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可持续的食品产业供应链。”
 
  跨越周期:解锁千亿粉赛道的增长秘密
 
  在“跨越周期”圆桌论坛中,大会专门邀请了风趣幽默、机智敏锐的公共关系专家梁玉巧主持,在对话中,莫小仙董事长王正齐直言:“无自建供应链则无未来。河南基地实现全流程管控,严苛标准是对消费负责。”姐弟俩CEO冯太祥揭示消费趋势:“顾客需求升级为健康营养,低GI土豆粉等创新产品以科学定义健康边界。”嗨吃家总经理赵正强提出竞争三段论:“短期拼产品、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供应链,需周期性优化上下游体系。”共识指出:产业周期跨越本质是价值创造升级,未来赢家需兼具细分市场深耕与产业链整合能力。
 
  大会压轴环节,中国贸促会食品行业委员会携手纳食科技、乐百氏、莫小仙等企业,共同启动“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全球行”。

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圆满召开

  现场同步发布“2025供应链创新企业”名单:乐百氏、丽星、豆立方、立达老汤、紫林、新天豫、福景堂、杨掌柜等25家标杆企业上榜,彰显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引领力。

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圆满召开

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圆满召开

  结语
 
  饮食是最无隔阂的文化语言,当外国友人为螺蛳粉的“臭香”口感啧啧称奇,为酸辣粉的酣畅滋味竖起大拇指时,他们爱上的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背后“物尽其用”的生活智慧。正如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全球行启动的的意义,不仅在于拓展市场份额,更在于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让世界透过“一碗粉”读懂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现代产业的融合之美,让“中国味道”成为文化自信的鲜活载体。
 
  这既是这次食链推介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中国食品产业链新的起点。未来,“供应链全球行”将带着中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走进东南亚的原料基地,对接欧洲的零售渠道,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讨论,让每一次“走出去”都成为产业链升级的契机,让每一次“带回来”都为国内产业注入全球化视野,把“中国粉”酿成“世界香”,让中国食品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