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 青旌敦煌展风采,文化传承筑认同

来源:国企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18    
  为深度挖掘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精心组建了“青旌向敦煌,同心筑边疆”社会实践队,于6月底奔赴敦煌。此次开展的实践,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回望 ,更是对新时代美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生动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 青旌敦煌展风采,文化传承筑认同

图为实践队的合影
 
  6月25日,实践队抵达甘肃省级非遗工坊——敦煌莫高里工匠村,深入探寻敦煌文化艺术的深厚底蕴。在敦煌古代工匠纪念馆,队员们跟随敦煌文化馆馆长马宝良的脚步,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亲眼见证了工匠们修整崖面、开凿 洞窟、绘制壁画、塑造佛像的壮丽历程。敦煌石窟,这一千年不辍的文化瑰宝,不仅承载着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传承中的生动体现。

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 青旌敦煌展风采,文化传承筑认同

图为马宝良与宋嵘强为同学们讲述彩塑艺术
 
  步入杜永卫艺术馆,现代彩塑艺术展让队员们领略了敦煌彩塑艺术历经千年风雨,融合多元文化,最终绽放出的独特魅力。传统彩塑第五代传人宋嵘强,以木组作骨,捏泥塑形,抹粉绘彩,将天王形象的“沉思者”、当代热门的“哪吒”彩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队员们面前。在马馆长与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彩塑艺术的创作过程,深刻体会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决心将这份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学习,追求专业知识的精益求精,促进学术研究的交流融合,共同铸就新时代的“工匠之剑”。

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 青旌敦煌展风采,文化传承筑认同

图为同学们体验彩塑艺术
 
  6月26日上午,实践队走进敦煌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文化与历史的深度探寻之旅。参观敦煌博物馆内的浮雕,“华戎交汇的都市”标题映入眼帘,队员们仿佛穿越千年,见证了敦煌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辉煌。参观过程中,从汉代简牍到唐代丝绸,从魏晋乐谱到西夏文书,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敦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是各民族交流交融的结晶。

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 青旌敦煌展风采,文化传承筑认同

图为实践队员在敦煌博物馆前的合影
 
  6月26日上午,实践队来到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在非遗瑰宝中体味多元文化的汇合交融,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底蕴。敦煌舞、敦煌彩塑、曲子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敦煌民间,由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保留西域样式的同时,既吸收了古印度、中亚各地风格,又融合中原之美,沉淀为独树一帜的艺术瑰宝。其间闪烁的多种文化元素串联起丝绸之路的繁华记忆,让队员们认识到丝绸之路要塞之地的文化美与民族美。

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 青旌敦煌展风采,文化传承筑认同

图为队员们在参观展馆内的复制石窟
 
  6月27日下午,实践队走进敦煌莫高窟,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莫高窟被誉为“沙漠中的艺术宝库”,现存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记录了一千多年来佛教艺术的发展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实践队重点参观了第98窟、第130窟、第138窟和第148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驻足凝视着斑驳的壁画,从飞天飘逸的衣袂到菩萨庄严的宝冠,从供养人画像的服饰特征到建筑装饰的纹样变化,每一处细节都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队员们注意到,莫高窟壁画中既有中原风格的飞天形象,又融合了西域特色的装饰纹样,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同学们了解到中原风格的飞天,其轻盈飘逸的姿态,反映了中原文化对灵动、自由的追求;而西域特色的装饰纹样,那些繁复且充满异域风情的图案,则带来了神秘与热烈的气息。两者相得益彰,让莫高窟壁画成为了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通过讲解员对这些艺术元素的生动解读,队员们认识到,莫高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殿堂,更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汉、吐蕃、回鹘、粟特等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结晶。

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 青旌敦煌展风采,文化传承筑认同

图为实践队员在莫高窟前的合影
 
  6月27日至6月29日期间,实践队成员走访了敦煌文化院和敦煌研究院,有幸采访了敦煌文化馆馆长马良宝、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的研究馆员朱晓峰。学者们基于自身研究领域及敦煌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对敦煌文化和艺术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深入阐述了敦煌文化作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产物所体现的创造力、包容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内涵的深刻影响。专家学者们以身体力行、坚守奉献的莫高精神真切地感染到了每一位青年学子,他们对实践队员们也提出了殷切的希冀。
 
  队员胡顺涵分享到,通过这些天的实践,其深刻感受到敦煌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枢纽的独特魅力。莫高窟壁画中筚篥乐器的演变、胡旋舞蹈的融合,博物馆中展出的融合西域中原文化的文物,这些都生动体现了文化传播并非单向流动,而是一个多元互动、不断整合的过程。正如朱晓峰所言,中国文化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敦煌文化正是这种融合精神的典型体现。它不仅展现了艺术的辉煌,更彰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意义,令人心生敬意。

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 青旌敦煌展风采,文化传承筑认同

图为朱晓峰与队员们的合影

暑期社会实践风采 | 青旌敦煌展风采,文化传承筑认同

图为实践队与马良宝在展厅外的合影
 
  此次实践,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敦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生动见证,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丝路文明。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以敦煌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