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惠相互:以ESG理念绘就金融向善新画卷

来源:国企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22    
  近日,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简称“众惠相互”)发布《202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以“金融向善”为核心,在绿色金融实践、普惠金融探索及科技赋能服务等领域持续深耕,交出了一份兼具温度与深度的社会责任答卷,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范本。
 
  践行ESG理念,绿色金融绘就可持续发展底色
 
  众惠相互将ESG理念深度嵌入发展脉络,以绿色运营和低碳投资为双引擎,全力护航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运营层面,公司通过优化办公设施、倡导绿色出行、严格垃圾分类等举措,推动资源集约利用,2024年纸张消耗与电力使用量同比降幅达30%。同时,大力推进服务线上化转型,电子保单、在线客服等数字化服务全年覆盖超百万人次,减少实体材料消耗的同时,显著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以科技手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在ESG投资领域,公司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加大对低碳领域的资金布局,通过保险资源配置助力会员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与风险损失。此外,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金融活水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为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凭借突出的绿色实践,公司2024年荣获“绿色先锋案例”等多项行业殊荣,成为保险业绿色发展标杆。
 
  深耕相互机制,普惠金融传递民生温度
 
  作为相互保险机构,众惠相互以会员“共建、共治、共享”为特色,聚焦健康保险主航道,精准对接特定群体风险保障需求,让普惠金融触达更多民生场景。
 
  在健康保障领域,公司定制化开发能力凸显。为广西职工量身打造医疗互助保障计划,三年平均获赔率超95%,累计服务60.28万人次;针对慢性肾病群体推出16款全周期保障产品,承保超10万人;受托管理慈溪农村互助保险社,覆盖20个村、参保率超85%,为乡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在特定群体服务方面,众惠相互积极践行社会担当。参与华西妇儿联盟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实现次均费用与上转率“双下降”;在北上广深等多地推出惠民保险,其中“深圳众惠保”吸引超20万新市民参保;为货车司机定制专属医疗保障产品,覆盖30万人并组织超10万次互助救援活动,事故发生率下降31.7%,用实际行动守护“流动群体”健康安全。
 
  截至2024年底,公司会员人数超362万,服务会员337万人次以上,会员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6%以上,充分彰显相互机制会员至上的独特价值。
 
  创新科技赋能,智慧服务重塑行业生态
 
  众惠相互以科技为笔,勾勒普惠金融创新图景,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效能与风控能力双提升。
 
  在会员服务端,公司构建数字运营体系,优化产品服务流程,为会员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持续升级,全年提供健康咨询50万人次、体检服务30万人次,为重症患者垫付医疗费最高达20万元,并通过会员恳谈会、服务节等活动深化用户链接,打造“有温度”的保险生态。
 
  在风控领域,自主研发集成化风控平台“智惠赔”,引入前沿数据分析技术与算法模型,实现核保核赔能力跨越式提升。智能审核通过率达82%,核赔结论秒级生成,效率较人工提升80%;医疗记录AI分析准确率超90%,风险预测模型准确率超95%,科技驱动下的风控体系成为行业创新标杆。
 
  未来,众惠相互将继续以ESG理念为指引,持续在绿色金融、普惠服务与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深耕细作,夯实相互保险特色,深化“保险+科技+服务”模式,为国家战略落地、民生保障升级贡献力量,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众惠样本”。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