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上午,全国廉洁文化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文理学院开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纪检监察学科发展路径。三月雨董事长李迎玉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探讨廉洁教育多维创新。
长期以来,“展板文字触不动灵魂、警示案例引不起共鸣”的痛点始终困扰着廉洁教育领域。李迎玉创新性提出了“三维融合”廉洁教育模型,通过视觉、听觉、感觉三维教育体系的构建,推动廉洁教育从“入眼”“入脑”到“入心”的深化。
“视觉”“听觉”“感觉”三维教育体系
(一)视觉维度:以物载道,强化历史记忆
视觉是廉洁教育的第一触点,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迅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三月雨通过实物展陈与艺术化设计,将抽象价值观具象化:
1. 正面引导: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实物为载体,直观传递领袖人物的廉洁风范。这些实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廉洁精神的象征,能够让学习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质和廉洁作风,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2. 反面警示:如对判决书、忏悔书进行艺术化展示,通过“血管状裂痕”“泪水扩散”等视觉符号,隐喻腐败行为的毁灭性后果。这种艺术化的展示方式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让学习者更加直观地看到腐败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此类设计符合“符号互动论”原理,即通过符号系统激发观者的意义建构,从而深化对廉洁与腐败的认知对比。学习者在与这些视觉符号的互动过程中,会不断思考和解读其背后的含义,从而形成自己对廉洁和腐败的独特认知和价值判断。
(二)听觉维度:声景叙事,直击情感共鸣
声音具有穿透时空的感染力,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习者的情感和态度。三月雨通过两类声景设计强化教育效果:
1. 正向激励:如模范人物采访录音、童声诵读,以真实声源唤醒听者的使命担当。童声诵读则以其纯真无邪的声音,唤起学习者内心深处对廉洁的最初向往和追求。
2. 反向震慑:警钟长鸣、狱中忏悔录音等,利用声音的压迫感与叙事性,营造“不敢腐”的心理威慑。警钟长鸣的声音能够时刻提醒学习者保持警惕,坚守廉洁底线;狱中忏悔录音则通过腐败分子的亲身讲述,让学习者深刻认识到腐败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产生敬畏之心。
这种设计契合“情感唤起理论”,即通过情感共鸣促使态度转变。当学习者听到这些声音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进行反思和调整。
(三)感觉维度:虚实融合,激活共情内化
感觉维度的核心在于通过场景代入实现价值观内化,让学习者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和认同廉洁价值观。
1. 正向场景:如复现焦裕禄办公室、模拟孔繁森下乡场景,通过触觉互动(触摸旧藤椅)与视听结合(藏区民歌),塑造“人民公仆”的具身认知。学习者在进入这些正向场景后,可以亲身感受到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干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通过触摸旧藤椅等触觉互动,更加直观地了解他们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同时,藏区民歌等视听元素的结合,能够营造出浓厚的氛围,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民公仆”的内涵和价值。
2. 警示场景:如设置“月圆人不圆”对比装置、VR庭审体验,通过家庭悲剧与法律后果的沉浸式呈现,触发观者对廉洁底线的敬畏。在“月圆人不圆”对比装置中,学习者可以看到腐败分子因腐败行为而失去家庭幸福的场景,与正常家庭团圆的温馨画面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深刻认识到腐败行为对家庭的破坏;VR庭审体验则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腐败行为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廉洁底线的敬畏之心。此类实践体现了“具身认知理论”,即身体体验与认知过程的不可分割性。学习者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身体和认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同廉洁价值观。
三维创新实践带来的教育效能提升
1. 记忆强化:多感官联动使廉洁信息的记忆留存率提高40%以上(基于三月雨跟踪调查数据)。多感官的协同刺激能够让学习者在不同层面接收和处理信息,从而增强信息的记忆效果。例如,学习者在看到实物展品的同时,听到相关的解说和声音效果,并且能够进行触摸等互动操作,这种全方位的信息接收方式能够让学习者对廉洁知识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2. 情感转化:90%的参观者表示警示场景引发强烈心理冲击,促使自我反思。警示场景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腐败行为的后果,能够触动学习者的内心深处,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冲击可以让学习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3. 行为引导:廉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自觉遵守廉洁纪律。通过立体式多维度廉洁教育模式的实践,党员干部对廉洁的认识更加深刻,廉洁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在行为上更加自觉地遵守廉洁规定。
以匠心诠释企业时代担当
这种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灵光乍现,而是建立在大量项目基础上的实践总结。作为国内廉洁文化教育领域的先行者,三月雨深耕行业二十二载,已在全国打造1800余座各类主题教育基地,累计服务超千万党员干部。这些数字背后,是三月雨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教育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心灵的触动与行为的改变。
从“一方百治”到“对症下药”,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千篇一律”到“个性定制”,这些探索印证着李迎玉说过的一句话:“在廉洁教育立体式多维度实践和创新方面,我们从未有半点停歇。”
以文化创新筑牢政治生态根基
“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匠心坚守,“作品代表人品”的价值追求,让三月雨在文化创新中诠释着企业的时代担当。当廉洁意识真正融入血脉、化作行动自觉,那些精心打造的展馆、匠心设计的场景,终将成为构筑政治生态绿水青山的基石。
站在时代潮头,三月雨人深知,廉洁教育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些创新实践,正是对“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理念的生动诠释。当科技赋能文化,当创新激活传统,廉洁教育的星空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