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九科信息打造智能体,赋能上汽安全产品智能巡检业务

来源:国企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20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各行业的当下,企业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近日,上海帆一尚行科技有限公司与九科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发布赤霄文成通用智能体,为安全运营任务的自主流程生成及执行提供了可能性,助力企业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关于帆一尚行
 
  帆一尚行是上汽集团2017年设立的数字科技公司。以“消融产业边界、释放数据价值”为使命,助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聚焦自主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及数据安全、数据要素化相关技术,提供基于数据、AI驱动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输出全栈数字科技产品与服务。
 
  关于九科信息
 
  九科信息,国央企数字化转型专家。自2020年孵化于招商局集团以来,九科信息专研企业级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并逐步发展成为目前国央企智能自动化领域领先者。
 
  一、合作背景:操作繁杂,安全巡检陷入人力黑洞
 
  随着各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涉及的安全产品种类繁多。这些安全产品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和业务场景中,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暴露出诸多弊端。
 
  首先,人工巡检效率低下。由于安全产品数量众多,导致总体巡检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据统计,单个产品的巡检时间通常在5分钟左右,仅靠人工巡检,难以实现每天一次的全面监测。
 
  其次,人工巡检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巡检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因为疲劳、疏忽等原因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导致隐患无法及时发现。此外,人工巡检成本高昂,不仅需要支付大量的人力费用,还面临着人员培训、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压力。
 
  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精准、智能的安全产品巡检解决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通用智能体超越RPA,成为智能自动化最优解
 
  面对工作量大、重复性高的工作,RPA是过去十多年自动化执行的首选。但是由于安全产品数量众多,且产品往往存在多个版本,若单纯通过RPA实现自动化巡检,则需要每个产品及版本皆单独开发一套流程,导致前期工作量及开发成本居高不下。
 
  九科信息与帆一尚行联合推出的赤霄文成通用智能体,不仅完美解决了以上痛点,还覆盖RPA所难以企及的能力场域:

上汽集团:九科信息打造智能体,赋能上汽安全产品智能巡检业务

  减少模板维护和开发成本
 
  通用智能体通过自适应学习和动态调整,能够自动适应不同产品和版本的变化,减少了对模板的依赖。这大大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通用智能体可以实时分析和处理数据,自动优化巡检流程,提高整体效率和生产力。这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完成更多的工作。
 
  实时监控和响应能力
 
  通用智能体能够实时监控产品的运行状态、性能、更新和授权状态,并在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行动。如安全产品在发生违规及安全告警的时候,可以通过消息发送功能提醒管理员,让人工能及时介入处理异常。
 
  降低长期维护成本
 
  通用智能体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减少了对人工干预的需求,降低了长期维护成本。
 
  增强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通用智能体能够对巡检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建议,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通用智能体打破了传统RPA技术的局限,成为智能化巡检的最优选择。与传统RPA相比,通用智能体不仅具备自动化执行任务的能力,更拥有强大的智能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帮助合作伙伴安全巡检项目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跨越。
 
  三、合作意义:树立企业级智能体应用的标杆
 
  通用智能体这一企业级的创新性落地实践,对九科信息、帆一尚行乃至整个智能自动化行业皆具有重要意义。
 
  不但智能巡检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还树立了企业级智能体应用的标杆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推动智能体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2025年这个被称为“智能体元年”的起点时刻,无论是市场还是企业,都在呼唤更多智能体的落地性应用以推动智能体的发展。
 
  随着通用智能体的持续推进,我们有望在安全运营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迈向新台阶,为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九科信息期待与您并肩开拓更多智能体的应用场景,共创无限可能。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