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致敬匠心馆”启幕:以百年乳韵礼赞时代楷模,共筑劳动者荣光之城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09    
  2025年5月1日,正逢五一劳动节,《劳动报》以《光明乳业“致敬匠心馆”启幕:以百年乳韵礼赞时代楷模,共筑劳动者荣光之城》为题,介绍光明乳业在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以百年乳企的责任担当特别打造“致敬匠心馆”,为上海市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送上光明温暖,以及为消费者带去消费惊喜。
 
  原文报道如下:

  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与上海总工会双双迎来成立100周年华诞。这一跨越世纪的里程碑,镌刻着中国工运事业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更凝聚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品格,成为亿万劳动者砥砺前行的精神灯塔。
 
  当工会百年荣光与城市活力交织,4月29日盛大启幕的2025年上海“五五购物节”,为申城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作为扎根上海的百年乳企光明乳业积极响应政府对于促进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联动的号召,以百年乳企的责任担当特别打造“致敬匠心馆”,为上海市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磅推出“订奶满3个月送1个月”的专属礼遇。这一暖心举措,不仅表达了对劳动者群体的崇高致敬,更是对劳模、劳动与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将尊重与关怀化作切实行动,在弘扬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中彰显品牌温度。
 
  以劳模专属礼遇致敬城市榜样
 
  光明乳业以务实行动回馈奋斗者群体,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劳模的崇高敬意。在2025年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光明乳业携匠心之作——致优系列、优倍系列高品质鲜奶以及全新登场的光明舒睡奶,以醇香营养为劳动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5月1日至5月31日,上海市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通过光明随心订APP上传证书编号、姓名、身份证号以及3个月的指定产品活动订单号,即可享受该“订奶满3个月送1个月”劳模专属福利。也可前往上海劳模服务小程序参加活动,订购指定产品,参加活动享受福利。

  这项暖心举措不仅是对劳模的真诚致敬,更搭建起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当荣誉编号在数字平台完成核验的瞬间,劳模精神如同星火燎原,在现代科技与传统匠心的碰撞中实现薪火相传,构建起“奋斗者-守护者-传承者”的价值闭环,让每一份劳动付出都值得被光明温暖以待。
 
  作为从劳动者奋斗史中成长起来的百年乳企,光明乳业始终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孕育出一批批熠熠生辉的劳模标杆。今年,光明乳业研究院主任刘振民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更是将企业传承的匠心精神推向新高度。这些时代先锋以智慧与汗水书写的创新答卷,既是光明乳业破浪前行的生动注脚,更是中国乳业工匠精神的鲜活写照。
 
  将百年乳企担当融入企业发展血脉
 
  此次“致敬匠心馆”的设立,既是对劳动者汗水的礼赞,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在消费热潮中书写出百年乳企的责任厚度与时代温度。从1956年首创“送奶上门”服务解决市民喝鲜奶难的痛点,到连续多年发起“城市清凉侠”公益活动为一线劳动者送去清凉;从设立“益民初心——爱满社区光明行”公益活动,到如今以专属礼遇致敬劳模,光明乳业始终将百年乳企的责任和担当融入企业发展血脉。

  当下的“致敬匠心馆”赋予购物节更深层的意义——它超越单纯的促销狂欢,成为城市向劳动者致谢的仪式。这种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正是光明乳业作为“百年乳企”的时代答卷:以产品链接民生,以礼遇致敬劳动,以品牌传递温度,让百年乳企在新时代焕发出“因责任而光明”的独特魅力。
 
  此外,本届“五五购物节”期间,光明随心订平台还将特别呈现“乐享生活馆”“喵趣横生馆”“中老年关爱馆”“数字资产馆”“尖货开箱馆”等共计十大主题馆群,搭配“5.5折超品日”“直播派发大额消费券”等硬核优惠,并贯以蓝莓节、零食节、父亲节、618大促等不间断的主题活动,为消费者带来一场又一场的消费惊喜,充分彰显其回馈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担当。

  当“五五购物节”的霓虹与劳模勋章的荣光交相辉映,光明乳业正以商业创新为支点,撬动着“劳动创造价值”的时代杠杆。这份以匠心为底色、以责任为筋骨的企业实践,让尊重劳动、崇尚奋斗的时代强音,在经济脉动与精神传承的交响中久久回响,为中国工运百年征程续写了一个温暖而有力的注脚。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