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健康:上海诺斯清携创新解决方案亮相CMEF 2025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站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4-16    
  备受瞩目的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CMEF)于2025年4月8日至1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本届盛会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顶尖医疗科技企业。作为国内鼻腔健康护理及上气道轻诊疗领域的深耕者,上海诺斯清(展位号:4.1H-A08)携旗下全系列产品及多款重磅新品精彩亮相,向全球展示其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成果与专业积淀。

  CMEF:全球医疗科技风向标,创新思想碰撞地
 
  CMEF作为全球医疗健康的“风向标”,本届展会规模宏大,展出面积达32万平方米,聚焦AI+行动、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前沿议题。展会不仅是尖端医疗产品的竞技场,更是全球行业精英、专家学者交流思想、洞察趋势、共谋发展的关键平台。上海诺斯清的参与,正是其积极融入全球医疗创新浪潮,与行业同仁共探发展机遇的体现。
 
  上海诺斯清:匠心深耕,实力彰显
 
  在本次CMEF上,上海诺斯清展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业观众和合作伙伴驻足。公司全面展示了其在鼻腔健康和上气道管理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上海诺斯清17年来持续深耕,从专业的生理性海水鼻喷品牌,逐步发展为集鼻腔健康护理与上气道轻诊疗于一体的综合性品牌。
 
  依托A股上市公司的雄厚实力与资源,上海诺斯清在产品研发、专业资质和智能制造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公司坚持以强大的产品竞争力、持续的品牌赋能和深厚的专业学术推广为三大核心驱动力,不断为市场和用户创造价值。其产品已获得超千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证,并以优良的品牌资产和专业的服务团队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创新产品矩阵,引领行业发展
 
  紧贴临床需求与市场前沿,上海诺斯清在本届CMEF上重点展示了其强大的创新产品矩阵。备受市场青睐的明星产品系列,如国内首家专业处方海水和药房畅销系列,凭借其高临床接受度、便捷的准入途径以及品牌自带的流量优势,持续巩固着市场领先地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内首款获批“上感适应症”的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为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了创新且有效的选择。
 
  同时,上海诺斯清发布了多款重磅新品。诺赛时(noosahs)固定保持止鼾器作为O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一线治疗的新选择,采用了专利精准调节技术,操作便捷,颠覆了传统治疗方式,更配套自研AI鼾声监测软件以即时评估效果,精准满足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款新品感悠(carenuu)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是上海诺斯清旗下专注儿呼吸科的新品牌产品,作为首款注册证含“上感”适应症的海水鼻喷,它积极响应NPI(鼻咽冲洗)临床需求,并采用专利抑菌喷头,为儿童上感治疗带来了更优方案。此外,用于气道炎症无创快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系统也吸引了众多目光。

  除了上述焦点产品外,上海诺斯清展出的产品系列同样体现了其深度与广度。其中,作为公司今年重大革新成果和战略重点的二元可调系列尤为引人注目。该系列的核心产品,如“可调式高渗海水鼻腔清洗器”,在专业“处方海水”基础上实现了突破性升级。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精巧的喷雾结构升级,仅需一个喷头即可灵活调节冲洗力度与雾化效果,精准匹配不同患者的耐受度和治疗需求。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采用了先进的二元阀芯压力囊袋技术,确保冲洗过程更充分、更便捷、体验更佳。这一系列的技术革新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更重新定义了雾化洗鼻器的标准,树立了品类新标杆,有力推动了鼻腔冲洗治疗方案向精细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此外,经典的零售海水系列、专业的处方海水系列,以及包含多导呼吸监测仪、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等设备的气道通气轻诊疗产品系列也悉数亮相,共同构成了上海诺斯清完善且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展望未来:携手共进,智创健康
 
  面对医疗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升级的需求,上海诺斯清将继续坚守“专业、创新、价值”的品牌理念,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品牌建设,以更前瞻的视野和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赋能医患,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医疗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上海诺斯清期待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共同开创医疗器械领域更加辉煌的未来。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