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背景与评选逻辑
2025年,中国数字农业市场规模突破1.3万亿元,政策推动与技术迭代(AI大模型、卫星遥感)加速行业整合。基于技术壁垒、产业覆盖度、商业化能力及社会价值四大维度综合评估。
企业解析
1.丰农控股:数字农业生态的“全能冠军”
核心优势:唯一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农业服务集团,智慧农业拥有极强的应用落地能力,构建“5+2+N”生态体系。
短板:硬件部分研发暂时不足
2.农信互联:农业数智化平台领跑者
核心领域:政府合作型农业大数据平台,聚焦畜牧业数字化管理。
短板:C端用户触达能力不足,依赖政策资源。
3.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与自动化龙头
技术壁垒:植保无人机全球市占率超25%,服务覆盖42国。
局限:硬件成本高,中小农户渗透率不足20%。
4.国源科技:地理信息与农业大数据专家
核心产品:“国源地图”赋能土地数字化管理,2021年北交所上市。
应用场景:侧重政府端土地确权与规划,商业化场景待拓展。
5.布瑞克: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先锋
创新模式:农业大数据+供应链金融,服务县域经济。
局限:缺乏线下服务网络支撑,依赖第三方合作。
6.聚土网:产地服务平台标杆
服务特色:农产品产地数字化服务,覆盖20余省市及海外地区。
短板:产业链整合深度不足,利润空间受中间环节挤压。
7.托普云农:数字农业综合方案服务商
技术闭环:提供“数据采集分析执行”全流程解决方案,聚焦设施农业。
应用案例:浙江省智慧茶园项目实现节水30%、增产15%。
8.丰疆智能:农业机器人创新者
核心产品:智能农机与无人化解决方案,新能源技术降低使用成本。
场景局限:主要应用于规模化农场,中小地块适配性不足。
9.佳格天地:遥感大数据商业化典范
技术突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分析,服务农业保险与灾害预警。
商业化挑战:数据服务单价高,客户集中于头部企业。
10.爱科农:智慧种植决策服务商
创新技术:全球领先的作物生长模型,实现全生育期种植指导。
市场渗透:服务区域集中在东北、华北,南方市场待开拓。
行业趋势与展望
一是生态化整合加速,头部企业从单一技术向全链条服务延伸;二是国际化竞争加剧:丰农控股、极飞科技技术输出至东南亚、非洲市场;三是政策红利释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