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促新、以智提质,2025新质生产力大会在深圳开幕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3-05    
  3月1日,由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主办的“2025新质生产力大会”在深圳开幕。本次大会以“以新促新,以智提质”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企业界及投资机构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助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内涵式增长。
 
  大会开幕式于上午9:00在深圳机场希尔顿逸林酒店举行。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梅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及副主席、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SXR(爱思科尔)科技智库创始人及理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及新质生产力委员会会长、世界院士专家联合会执行理事长徐亭出席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分别为2025新质生产力大会致贺信。

上图: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勤出席2025新质生产力大会并致辞,他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各界要形成合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各种要素协调配套。

上图: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出席大会开幕式致辞,他对新质生产力院士专家智库与新质生产力国际联合研究院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贺,并重点就DeepSeek等杭州六小龙现象对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意义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以新促新、以智提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上图:SXR(爱思科尔)科技智库创始人及理事长徐亭,在代表大会组委会致辞发言时表示,要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与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新质生产力创新策源地和实践案例池。
 
  徐亭在致辞中说,本次大会不仅是为了探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更是为了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深度融合。大会正式启动新质生产力院士专家智库,揭牌成立新质生产力国际联合研究院,旨在汇聚全球智慧,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迈向新台阶。此次会议联合相关国际组织、高校院所、院士专家和企业家、投资家,围绕“院士+科学原创”“院士+项目集群”“院士+产业融合”三位一体创新模式,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和以海外融资激活科技出海动力,打通全球上下游产业链群关键节点,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服、教、基”深度、广度、融合度联动机制,推动“先上市后发展”,建设新质生产力创新策源地和实践案例池。

上图:大会开幕式上,新质生产力院士专家智库正式成立,与会院士专家上台见证,共同推动以“院士+”模式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

上图:由汕头大学、长江商学院发起,SXR(爱思科尔)科技智库、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联合发起的“新质生产力国际联合研究院”揭牌成立,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SXR(爱思科尔)科技智库创始人及理事长徐亭、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梁强、长江商学院学位办公室主任陈郡出席揭牌仪式,与会院士专家上台见证,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区域实践,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
 
  联合国科技委主席顾问、世界数字科学院执行理事长李雨航,科大讯飞副总裁、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方明,巴基斯坦工程院院士岳晓光出席大会,分别做题为《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思考》《革新未来的AI大模型时代:大模型技术及应用场景探讨》《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产业分析和展望》的主旨演讲。与会国际组织代表、院士专家、企业家还出席了慈善巴士暨人工智能普惠终端启动仪式、新质生产力万里行启动仪式。

  同时,慈善巴士暨人工智能普惠终端启动仪式举行,该项目由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促进会、天使慈善基金支持,共生生态、天草生态运营。张勤、李雨航、徐亭等专家及合作伙伴代表上台见证,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公益力量和实践动力。

上图:以“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院士专家圆桌对话
 
  在题为“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院士专家圆桌对话环节,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深圳大学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学记,俄罗斯工程院院士邓文礼等出席对话。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科技创新和智能驱动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必须通过“以新促新、以智提质”战略,加速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3月1日下午,大会组委会特别举办了两场闭门座谈会。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吴高斌主持了首场新质生产力院士专家智库闭门座谈会,张勤、李雨航、邓文礼等院士专家出席座谈会,探讨“以院士+”模式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徐亭主持了第二场“跨海全球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第二次闭门会议暨以海外融资激活科技出海动力”座谈会,张勤、邓文礼等国际组织、院士专家、企业家、投资家代表出席,围绕“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主题,讨论科技出海与跨国经营发展,通过跨海链国际合作,推动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开创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本次大会既是科技创新赋能与案例场景研讨的大会,更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构建的大会,与会嘉宾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大会认为,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合作与创新生态体系构建,通过国际化布局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会呼吁发起成立世界创新联合体国际组织,推动各国政府、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创新主体、社会力量等多方合作伙伴全方位、多领域、全场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应用效果。未来应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深度融合,构建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广告)

责任编辑:张珺洁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