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餐饮定制化战略,如何精准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1-22    
  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备受瞩目的背景下,来自中粮福临门学生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的好消息让市场看到了团膳定制油方向的广阔空间。
 
  数据显示,自2024年8月上市以来,中粮福临门学生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赢得了众多家长及学校的青睐,不仅获得了极高的合作食堂复购率,也成不少家庭用油的选择参考。
 
  这款专为学生群体量身定制的产品,究竟是如何精准把握市场趋势的?它又满足了市场的哪些具体需求?
 
  专为学生群体定制,中粮福临门学生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打造校餐用油新标杆
 
  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进行科学配比,精选优质葵花籽油、亚麻籽油及非转基因玉米油等原料,中粮福临门学生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在做到品质保障的基础上,还具有α-亚麻酸含量高与强化维生素A和富含维生素E等特点。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的科学指导,中粮福临门学生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在配方上进行了科学配比。该产品精选优质葵花籽油、亚麻籽油以及非转基因玉米油等上乘原料,不仅确保产品的卓越品质,还突出了高α-亚麻酸含量、强化维生素A和富含维生素E等关键营养特点。
 
  这些特点满足了学生群体在成长过程中的特殊营养需求。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7%(远超市场上同类产品Ω-3脂肪酸α-亚麻酸>4%的标准);维生素A含量≥500(微克/100克),维生素E含量≥12(毫克/100克),这样的组合与7%的α-亚麻酸配比,满足了学生对α-亚麻酸摄入需求,更满足了学生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特殊营养。

  除产品特有的定制属性外,中粮餐饮在使用场景上也进行了定制引导,发布了校园营养风味菜谱。这一创新举措旨在将中粮福临门学生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的营养价值最大化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饮食中。
 
  该菜谱汇聚了行业精英力量,由中国烹饪大师、忠良书院菜品研发总监王中伟,携手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的注册营养师陈然,共同定制而成。他们深入研究了校园餐品制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用餐习惯,力求使菜谱既符合中式烹饪的传统精髓,又满足现代营养学的科学理念。
 
  菜谱中精心设计的8道学生营养餐,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的餐桌选择,而且每一道菜都经过严格的营养配比,确保学生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这样的创新尝试,为校园餐饮的健康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

  团餐行业的未来走向与发展,市场需要怎样的定制化产品?
 
  行业数据显示,团餐行业的未来趋势及市场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正日益凸显,中粮餐饮在此领域的定制化研发不仅局限于校园团餐市场。
 
  未来,中粮餐饮的产品定制方向将贴近特定营养需求人群,例如推出针对白领工作人群用餐服务的团膳用油——福临门团膳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该产品从上班族久坐缺乏运动导致体质下降,焦虑失眠、心理健康下降,营养摄入不均衡等身心亚健康问题出发,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研发,按照DRIs(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科学配比,富含植物甾醇、谷维素、α-亚麻酸等多重营养,为团餐食堂提供便捷高效与营养健康兼具的综合性食用油解决方案。
 
  拥有丰富团餐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士指出,团膳市场的定制化研发与生产趋势愈发明显。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演变与升级,团餐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宽产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团餐企业能够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及特殊需求,引入新食材、新工艺、新技术等手段,为不同客群提供高度贴合的定制化服务。
 
  例如,针对注重健康饮食的白领人群,团餐企业可推出低脂、低糖、高蛋白的轻食套餐;而对于康养人群,则需提供低盐、低嘌呤、易消化的膳食方案。
 
  因此,像中粮餐饮这样与团餐企业成品有直接上下游关系的餐饮供应链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定制化研发与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中粮餐饮以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与油脂研发中心为依托,拥有中粮油脂全国第一的压榨能力、领先的工艺设备支撑,在定制化研发方向上有着诸多供应链企业难以企及的优势与实力。
 
  对于定制化研发生产合作模式,中粮餐饮强调,不同餐企需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供应链模式。中粮餐饮有能力根据合作伙伴的特定需求与特征,为其部署精细化的服务运营体系,把供应链的降本增效潜力发挥到极致。
 
  (广告)

责任编辑:张珺洁 审核:高海仙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