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金融服务质效 平安租赁助力中国制造跨越式增长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1-11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正提质增效、加速前行,无数个从无到有的跨越式突破,挺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制造大国屹立东方、地位稳固。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塑造产融发展新优势,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关键举措。
 
  作为中国平安旗下专业从事融资租赁的子公司,多年来,平安租赁持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投放力度,在企业设备及技术升级改造、设备资产价值盘活及抗风险资金需求支持等方面,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差异化、创新灵活的产品服务,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构筑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注入强大动力。

  护航中国制造乘风“出海”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一些传统制造型企业瞄准航向,开启全球化之路。
 
  山东某金属制造公司是一家扬帆出海的中国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作为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聚焦乘用车零部件制造、商用车零部件制造、矿山辅助运输设备制造这三大业务板块。

  自2013年以来,平安租赁与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直接租赁、售后回租赁等金融产品,助力企业完成新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换代。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站上风口,车企加速迭代,迈入“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数字化)时代,也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和增长新势能。在此背景下,零部件厂商亟待紧跟车企发展步伐,加大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推动转型升级,而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这家精工企业乘势“新四化”风口,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转型期,实现快速成长。2024年,中国车企海外销量不断攀升,车企“出海”迎来关键时刻,产业链上的供应链企业也跃跃欲试。
 
  该企业顺势而为,计划在海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开启全球化之路,这就对金融高质量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平安租赁始终以专业化运营与创新服务理念根植产业,充分发挥“融资+融物”优势,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融资租赁服务。
 
  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平安租赁成为其顺利出海背后的金融力量之一。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征途上,一批又一批中国制造加工企业正乘“数”而上、向“新”而行,积极“走出去”,重塑海外商业格局,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以金融支点撬动国货创新发展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浪潮中,融资租赁因具备融资速度快、综合成本较低、还款节奏与企业现金流匹配等优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元、更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制造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稳产保链,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诞生于1997年的白象食品,也曾遭遇“成长的烦恼”,亟需资金周转。平安租赁在充分评估白象食品基本情况后,基于对细分行业成长规律、风险特征和产业变革的理解,为白象食品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此后连续几年,平安租赁与之相伴,助力白象食品乘势而上,布局南方市场,在广东河源和湖南平江投资建厂,获得长足发展。

  随着市场调整、客户需求变化以及技术的进步,像白象食品这样的传统制造业,主动加大研发投入,升级转型向“新”而行,这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多年来,平安租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融资租赁行业优势,精准输送金融“活水”,让企业资金保持通畅,助力制造业企业在变化中不断成长,也让老国货再焕生机,再燃荣光,实现国货品牌“长红”。
 
  助力山东老国企华丽“转身”
 
  着眼当下,多部门合力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读懂制造业、深耕制造业,坚持创优服务质效,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任务。

  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的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铭铸管”),由始建于1957年的济南铁厂发展而来,是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自2020年开始,平安租赁与国铭铸管建立起长期业务合作。截至目前,累计投放金额超3亿元,为客户解决流动性资金需求问题,助力国铭铸管加速发展。
 
  如今,国铭铸管营业收入超45亿,成为我国国内球墨铸管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都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
 
  瞄准“高科技”、追求“高效能”、迈向“高质量”,今天的中国制造,展露新模样,打开新空间,激荡新活力。平安租赁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牢记金融企业的责任担当,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持续贡献自身力量。
 
(广告)

责任编辑:高海仙 审核:金春妮

上一篇:

下一篇: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