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牢固树立教育是最大民生的理念,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实施“夯基”行动,让教育更均衡。根据全县人口增长和变化规律,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制定《庐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优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投入82.18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4所,新增学位3.4万个,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学位实现倍增,积极为大校额、大班额“瘦身”,并根据群众需求撤并农村小学12所,全面撤销小学教学点。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项目391个、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87个,新建、改造运动场152个,建设智慧学校16所,全县中小学“班班通”安装覆盖率实现100%,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复查 。
实施“固本”行动,让教育更明亮。坚持人才强教为本的原则,实施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11名毕业生全部到农村学校上岗从教;启动教师定向培养计划,30名高中起点本科层次学生已进入师范类院校学习。通过公开招聘、“凤还巢”、定向培养等形式补充教师1478名,其中特殊教育教师14名、幼儿教师199名,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2017年以来,实施农村青年教师“安居乐教”工程,在镇政府所在地或规模较大的学校,利用闲置学校或空置校舍,改造成为农村青年教师周转宿舍860余间,并配备空调、洗衣机等各类电器1000余台,切实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有效稳定教师队伍,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乡村、奉献教育。
实施“赋能”行动,让教育更公平。将抓好教育教学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靶心”,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和名师培育平台,通过全员培训、优质课评比、送教下乡、校际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同时,打出“主要负责人登台授课、领导班子成员推门听课、专职教研员入校磨课”的“三课”活动“组合拳”,引导专注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先后培养在职特级教师12人,正高级教师11人、副高级教师1600余人,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00余人。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成立名师工作室23个,并实施“青蓝工程”,扩大名师辐射效应,带动更多教师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优秀起来,让更多学生能够接受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
实施“培优”行动,让教育更优质。突破校际壁垒,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先后成立义务教育学校教育集团4个、公(民)办幼教集团5个,推动优质教育遍地开花。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发展集团、合肥第四十二中学等县域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合作办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庐江第三中学”已揭牌托管,“合肥四十二中学南城分校”已规划建设,引领、带动全县基础教育优质发展,逐步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结对合作格局。积极探索“市区学校-县城学校-乡镇中心校或初中常态交流”三级一体化办学提升机制,10所城区中小学、17所乡镇中心学校、4所农村完中与合肥市区26个教育集团结对共建。
实施“护苗”行动,让教育更暖心。深入开展“大摸底、大走访、大核查”活动,全面精准掌握各学段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情况,并抽调1700余名干部教师参与帮扶工作。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做到“资助标准最高、资助范围全学段、资助对象不落一人”,资助12.1万人次9800余万元;继续实施“薪火相传”助学工程,实行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免费乘坐校车制度。实现全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持续保持100%,辍学率、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辍学现象持续动态清零,控辍保学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提升教育助残质量,采取特殊教育学校入学、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医教结合等教育模式,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