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伊始,淮北市教育局联合淮北市传媒中心组织开展“淮北教育大家谈”活动,面向全市教育系统广大职工以及关心、关注淮北教育发展的全市各界人士征集稿件,欢迎您就关心的教育工作畅谈思考感悟,踊跃建言献策,抒发教育情怀,讲好教育故事。其中的优秀作品将陆续在《淮北日报》、淮北市教育局微信等媒体刊发。投稿邮箱:hbjyxck@126.com。
第一期,由淮北市第一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周雪峰给大家带来《家校社“三位一体”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家校社“三位一体”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周雪峰
为什么青少年心理危机频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从宏观上看,来自于生理、心理和环境三方面的共同作用。生理因素主要是遗传和生理成熟,一般来说,外力无法干预;心理主要指个体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那么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层面又该如何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呢?
一、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关系密切。
父母的价值观念、心理素质等一方面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直接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施加影响。所以,只有真正提高父母乃至整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在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关心程度上家庭和学校已明显超过以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的合作。学校重视家庭不重视,或家庭重视学校不重视,或得不到社会的普遍重视,都不可能从全方位去解决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所以,家校合作,家社合作等都可以有效提高合作效能。
二、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日程,真正进入课堂。以课程的形式在课堂上培养孩子学习积极认知,合理调节情绪;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指导学生使用补偿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防止采用攻击和逃避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抗挫抗压能力。
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月宣传活动以及学生和家长心理健康讲座。中小学校要注意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建立畅通快捷的沟通渠道,形成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联系簿及点对点的电话、短信、微信、家访等方式,就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异常现象积极与家长沟通;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定期与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心理状态。
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学校全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学校每学期邀请心理专家讲座为教师辅导。教师具有健康的心态,方能很好地去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切实有效地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医校协同。建立医校合作机制,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将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转介至医院,在保护好学生隐私且不违背伦理的原则下,将学生的周边信息准确收集,并与院方接诊医师如实沟通,以协助医生对学生情况准确诊断,更好地救治心理危机学生。
制定危机干预制度及预案。校级各部门协同,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而引发自伤、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
三、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为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重要基础。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组织有关方面组成统一的研究部门或指导机构,专门从事青少年健康教育的指导、组织、协调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医院都要尽快成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门诊,已经成立的要进一步完善提高。
加快建设专业人员队伍。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更好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把那些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备相关专业基础的人员,尽快调整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通过培训、进修等形式,尽快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要抓紧从高等院校引进专业人员,充实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切实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摸排,全面了解当前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师资、经费、功能教室、设施设备、制度机制等情况,增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落实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开通心理热线,克服人手不足、时间不够等困难。积极建立危机干预防控机制,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及时处理心理危机事件,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的发生。
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不断加强心理健康师资力量建设,充实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未成年人真正拥有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