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老兵”到“扶贫勇士”的蜕变

来源:中国报业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2-09    
  杨培银曾经作为中国维和部队一名士兵在非洲执行任务,退役后转战扶贫战线,从一名“维和老兵”蜕变为“扶贫勇士”。四年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从小事做起,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

  2017年,杨培银从中国维和部队转业回到家乡,正式成为市卫生健康局的一名职工。此时刚离开部队对他来说,未来的努力方向似乎还有些模糊,不知道怎样努力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成长,生活有一些迷茫。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培银被抽调脱贫攻坚办工作,一干就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当个让人民满意的勤务兵。离开部队,回到地方,每个军人都希望有长足的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但前提是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有了目标,才能有奔头,有了目标,才会有干劲。杨培银17岁就参军入伍,学历不高,对于专业性较强,学历要求高的岗位,自感不适。当个让人民满意的勤务兵,就是他的信仰,在脱贫办,他主要负责公文的报送和联系领导签字工作,俗称“跑文件”。刚接手此项工作时,有人说他一个大男人做一个要跑跑跳跳的工作,没有前途,没有发展。杨培银不以为然,“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每个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才能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多来,经过他手中传送的来文来电,请示报告,文件方案、通报纪要、领导批示、工作简报……至少几千件,“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3年来,经手杨培银同志的文件实现了“零差错”,各部门通力协作、点点滴滴的汇集,才有今天的脱贫成果。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都留有杨培银的脚印。

  军人本色、早执行决不拖延。世界从来不缺少完美的计划,缺少的是说干就干的行动力,懒惰就会生根发芽;没有梦想,堕落就会生根发芽;时间越长,根就越来越深,最后,想站起来都会是件很困难的事。杨培银退役不褪志、公文就是命令、公文绝不停留。这几年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上级文件众多,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脱贫。射洪市累计实现4.76万贫困人口脱贫,80个贫困村全部如期退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文件审签是最重要的一环,确保公文的时效性,只能赶早运行,减少流通时间,紧密联系各级主要负责人,争分夺秒,确保脱贫攻坚政令畅通。市级领导工作都是繁忙的,找领导签字是一个技术活,为了保证公文的时效性,办公室找不到,会场找,会场找不到,食堂找,大家送外号“拼命三郞”,正因为有这股拼命的劲,杨培银用实际行动恪守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不畏严寒、不屑风雪,成为洪城的“公文骑手”。

  平凡岗位、不平凡的细节。俗话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三百六十行,无论做什么,细节都决定着成败!杨培银一名公文传送员,岗位虽小,但职责不小。每天都要对上下级公文进行传送报签,行走于市委、政府部门各大办公场所、寻找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签字审核,严格执行政府公文办理程序,第一时间找到审签负责人汇报情况。有人说,这个工作好简单,就是让领导签一个字,工作太轻松了,其实不然,公文报送工作不仅仅是送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熟悉各种公文写作格式,弄懂排版规格,搞清制版要求,熟读文件内容,有无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公文的结构和逻辑有无混乱。杨培银保持军人的洞察力,非常注意文件细节,每一份文件都会熟读多次,对文件中错别字,错误标点符号决不放过。通过几年的“跑”“读”“送”,成为公文传送的行家,对于公文的格式,一眼就能看出对错,重要的文件编号一字不错,说出领导批示一字不差。这就是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12年的军旅生涯的磨砺让杨培银明白,枯燥乏味也是一种修行,挑战极限也是一种磨练,苦中作乐也是一种考验。追梦的路上,困难重重,艰难险峻,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付出总有收获,努力绝不会石沉大海,总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杨培银从维和老兵转业四年,脚踏实地,在扶贫战线,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脱贫攻坚出力流汗。正因为有他们这一群转业军人、实干的扶贫勇士,才使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也让我们这片子昂故土焕发了生机,全面走向乡村振兴阶段。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