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面对全球一张网,需要全国一盘棋。”在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实现媒体融合的历史性转型升级进程中,党报工作者以守正创新精神加强理论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中国报业》陆续发表。我们从中遴选部分有代表性文章集结汇编,既是对十多年来媒体融合发展探索历程的回顾,又是为深度做好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增刊中标注的作者单位、职务等信息,均与其在本刊首次登载时保持一致。
地方党报是地方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在媒体深度融合大背景下,随着技术不断创新、载体更加多元、受众需求升级,实操中迫切需要闯出一条新型主流媒体发展新路径。近年来,莆田市湄洲日报社立足地方党报资源优势,提升作为,注重把握“说”与“做”平衡点,力求党媒舆论先行与实践先行的统一,在“虚实相济”中探索契合自身发展的融合模式,引发业界关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湄洲日报社在捕捉、发现、挖掘、呈现本土重大主题报道上强劲发力。清明节是缅怀革命先烈、宣传红色基因重要节点,报社得知一条重磅线索:一对莆田籍地下党夫妇薛介民姚明珠,在新中国成立前,潜伏台湾遭国民党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灵盒从美国辗转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烈士儿媳、台湾著名旅美作家李黎刚出版一本以家书诠释的传记《白鸽木兰》披露此事。
在建党百年之际,这无疑是本土独一无二的原创题材。报社立即成立由主要领导领衔推进的工作专班,作为重大题材项目,一体化谋划,立体化打造。
4月6日,报社举办以“白鸽木兰”为题的新闻沙龙,首次独家揭秘还原英烈故事。李黎女士受邀参加,讲述她的公公婆婆跨越时空的壮美传奇。现场推出记者挖掘的许多第一次公开的烈士事迹和史料、图片等;紧接着,推出“白鸽木兰——莆田英烈伉俪薛介民姚明珠尘封半个多世纪的事迹”展览,展出100多幅烈士生前珍贵图片、书信和日记等,迅即掀起热潮,展厅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和党员教育“打卡”地;2022年“七一”前夕,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支持下,中央台办组织编写的《血沃宝岛——中国台湾英烈》出版,薛介民姚明珠伉俪的史料被收录,全面权威公开发布;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围绕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报社对展馆进行扩充提升。
本文对“白鸽木兰”这一重大主题报道进行总结、分析、审视,以期对全媒体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发挥资源优势,探索以重磅题材精品化制作、项目化运作,赋能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提出“管窥之见”。
精心策划,整合资源深耕内容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生产信息,但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思想深刻、见解独到、价值独特的优质内容依然稀缺。不管传播方式、舆论生态发生多大变化,提供优质内容始终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湄洲日报社坚持高品质内容制作输出,以此作为全媒体时代党媒突围“出圈”、以大流量传递正能量的安身立命之本,持续发力,取得成效。
为深度揭秘薛介民姚明珠英烈伉俪不为人知的往事,报社专班多方查阅当地档案馆、党史馆等,但均无二人任何史料记载。在建党百年之际,若党媒能把这段被淹没的历史真实还原,既是党报赓续与生俱来红色基因新作为,也无疑将填补闽中革命史的一个空白。可两位英烈事迹尘封半个多世纪,烈士薛介民在美国训练过,题材涉及中美、两岸关系,十分敏感,能否全面公开?
经多方缜密沟通协调请示,相关职能部门得知情况后十分重视。报社想方设法联系到李黎女士,真诚邀请她和烈士儿子薛人望回莆田省亲寻根,参加报社建党百年重大主题报道活动。同时,集结最强全媒体采编力量和技术人员,分头出击。一路记者赴烈士祖籍地枫亭镇、白鸽岭寻访调查,到相关档案馆、史料室仔细查阅;一路记者赴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踩点,在烈士灵骨安放处进行直播;一路特约记者赴薛介民曾在美国集训的亚利桑那州卢克飞机训练场,实地拍摄;一路人员与枫亭镇党委和政府联系,获得支持加盟强化;一路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策划布展,谋划打造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全新参观、研学点。与此同时,技术团队进行李黎参加活动的现场布置,文字、音视频史料收集、汇总、制作、编辑、播放等。
《新闻沙龙》是湄洲日报社创办多年的品牌栏目,曾获得福建新闻奖一等奖。过去,这一栏目的制作模式基本是策划确定主题、邀请嘉宾发言、记者采写刊发,虽然图文并茂,内容优质,但总体上形式单一,多局限于传统媒体的表现手法。
“白鸽木兰”主题沙龙则力求全方位凸显全媒体传播特性。从总体框架到细节处理,从举办时间到流程设置,从大屏幕PPT制作到嘉宾桌牌设计,从嘉宾讲述到视频播放,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周密部署,利用全媒体手段从形式到内容力求突破,打造有立意高度、新闻深度、传播广度的新闻产品,形成传播热点。
为了提高效率,拓展边界,报社建立微信工作群,社领导实时了解一线情况,并进行策划、统筹、指挥、调度。工作群内大家无障碍沟通,头脑风暴,汇聚创意。深度挖掘才能产出优质内容,为此,报社做了充分准备。新闻沙龙在清明期间举办,选择这一缅怀先辈的特殊时节,是对革命烈士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共产党百年风华的致敬。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新闻沙龙的流程几经讨论,多次推演才最后确定。由于精心设置,整个新闻沙龙流程舒缓有度,内容丰富,并且融合场内场外连线、今昔中外场景切换等融媒体手段,近3个小时时间内一气呵成。追寻英烈事迹,缅怀尘封往事,几位嘉宾泣不成声,场面十分感人。
精细切入,践行多元立体传播
媒体融合是发展趋势,地方主流媒体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拥抱新趋势。当然,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发挥各自优势,锻造叫好又叫座的新闻产品。
(一)文字影像及技术手段的融合。当下新闻传播渠道由单一到多元,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正在成为受众最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之一。
“白鸽木兰”重大主题报道打破原有以文字为主的呈现方式,融文字、图片、视频、动图、PPT等不同方式于一体。新闻沙龙开场就播放了记者拍摄制作的短视频,黑白影调的视频、庄重肃穆的音乐,让在场人员迅速沉浸于一种缅怀氛围。在李黎女士讲述薛介民姚明珠英烈事迹的同时,薛介民姚明珠的老照片、书信等资料显示在现场LED大屏幕上。一张张泛黄破损的照片,一封封字迹漫漶的书信,加上李黎女士的深情讲述,还原了这对地下党夫妻短暂而壮美的一生。可视化的信息呈现有极大冲击力,在场人员无不感动。新闻沙龙结束前,现场大屏幕播放了一段用新兴媒介技术制作的短视频,舒缓的音乐声中,薛介民姚明珠两人年轻时的照片“动起来”,他俩眼角眉梢透出笑意,温柔地看着大家。这短暂而永恒的一幕让李黎女士和现场嘉宾惊讶不已,有人感动得当场泪目。
(二)场内场外的互动融合。新闻沙龙举行时,记者到达八宝山革命公墓,与新闻沙龙现场连线,并代表报社为薛介民姚明珠敬献鲜花,连线镜头定格薛介民姚明珠烈士墓碑,参加新闻沙龙的人员全体起立,向大屏幕中的薛介民姚明珠烈士墓碑深深三鞠躬,表达深切缅怀之情。沙龙上还特别传输了报社在美国的特约记者当天专程驱车两小时,赶赴薛介民生前工作过的亚利桑那州卢克飞机训练场拍摄的现场视频。场内场外的互动融合,大大增强了参与人员的沉浸感。
(三)呈现方式及传播渠道的融合。“白鸽木兰”重大主题报道以消息、通讯、专访、小视频、展览等多种形式,融合报纸、微信、抖音、视频号、网站、微博、展览等渠道,全方位、跨平台传播,并针对不同传播渠道的特点,侧重不同的呈现方式。
2021年4月6日,举行新闻沙龙当天,莆田新闻公众号即推出相关内容;2021年4月7日,湄洲日报刊发消息《一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先烈事迹昨深度揭秘》和专访《30多年苦苦追索家族遗事——访<白鸽木兰>作者、著名旅美台湾作家李黎》。2021年4月14日,湄洲日报头版再次刊发《白鸽木兰》新闻沙龙相关消息,并在B2、B3版面以联版方式全面报道沙龙内容。同一天,莆田新闻公众号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整合叠加所有相关内容,以《莆田英烈伉俪:传奇背后的百年家国史》为题发布推文。
2021年5月20日,湄洲日报社根据薛介民姚明珠的书信、照片等历史资料,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推出短视频《亿万秒计的离别与思念 一封来自潜伏地下党的浪漫情书》,立即成为“爆款”产品。福建省出版物监测研究中心《阅评快报(专号)》将其作为典型,向全省新闻界推荐。
2022年7月14日,湄洲日报头版刊发消息《中央台办组织编写的<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出版 莆田英烈伉俪薛介民姚明珠事迹被收录》,同一天,莆田新闻公众号发布推文《重大突破,权威披露!血沃宝岛的莆田英烈伉俪事迹持续发酵,被中央台办收录全面公开》。
综上所述,“白鸽木兰”重大主题报道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加新媒体,而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注重实现优势互补,以专业、多样、丰富的呈现方式,构建多平台、多维度、立体化传播格局,让重大主题报道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为此,融媒体作品《莆田英烈伉俪:传奇背后的百年家国史》获得当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精品打造,虚实相济叠加效应
“白鸽木兰”重大主题报道一大特色是重大新闻+远程连线+实景展览+衍生拓展的“虚实相济”表达方式。跳出单一报道模式,运用现代技术跨越时空阻隔,借势导入人气,强化沉浸交互,彰显贴近亲和,引燃爆点。
虽然有消息、通讯、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在报纸、微信、抖音、微博、网站等多渠道传播,但由于版面、时长等限制,有意犹未尽遗憾。而“实体化”呈现为立体化传播提供了最直观、最便捷、最具可感的渠道,是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为把记者探访发现的大量珍贵、独家资料展示给受众,报社提出固化深化活化议题,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拓展新闻“边际”,孵化出新舆论场,产生裂变辐射效应。而项目化运作,以实景吸引受众,通过受众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的聚焦转发或口口相传,提升感染力感召力。报社提出项目化运作,谋划在新闻打头阵形成舆论氛围的同时,开办英烈事迹专题展。在烈士家属的大力配合支持下,通过老照片、书信、笔记、影像等资料布展,向公众开放,让传播不断升温。
同时,组织李黎女士省亲寻根活动,与烈士所在小学师生座谈互动,清明缅怀之情和故园游子之情,让李黎女士和因故无法回乡、通过视频观看直播烈士儿子薛人望先生感动异常。
此外,报社进一步提升二次、渐次传播,扩大典型影响,帮助枫亭镇在当地著名文脉塔斗山麓开设展厅,复制推出薛介民姚明珠英烈事迹展。
为让参观者更真切了解英烈事迹,报社组织了宣讲队,由全程参与采编、制作和报道的工作专班主创人员作为讲解员,给每一场参观者讲解。主创人员也在一场又一场讲解中得到了锻炼,提升了个人作品传播能力。
与此同时,媒体深度融合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也得见成效,成为典型示范案例。开设英烈事迹展厅产生重大影响,莆田市委宣传部文化基金给予支持。市财政预算5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报社作为平台投拍影视作品,社会各界尤其企业界纷纷表示愿为拍摄出钱出力。市里成立了以时任莆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影视筹拍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报社作为牵头单位,参与薛介民姚明珠烈士纪念馆筹建和选址工作,多次进行论证。在福建省人代会上,通过报社宣介,薛介民姚明珠英烈事迹引起省人大代表关注热议。目前,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这一聚力打造的新闻精品,话题不断发酵,反响持续增强。
结语
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大主题报道是地方主流媒体检验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倾心倾力抓好的“首号工程”。宣传工作往往被看作“虚”功,“虚”功“实”做,通过议题设置、活动筹划、线上报道、线下参与等,既延伸了新闻链资源,更拓展了主流媒体优势。让新闻可读、可视、可感兼具,静态、动态、情态相融,单维、多维、升维迭代,“虚实相济”,实现立体传播效应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应该看到,传统媒体擅长“虚功”,新闻精品制作是拿手好戏,而全媒体时代,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如何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后半篇”文章,愈显重要。强化跟进,以“实作”的项目体介入,进行新闻源的二次和多次开掘、生成、整合、重构,既是立体传播的借势升级,也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践作为。让精品化制作与项目化运作双轮驱动、共生共融、转化赋能,从一个领域开启集聚大流量、激发正能量、提升含金量的有效途径,值得探索。
(作者:卓晋萍,莆田市湄洲日报社专刊部主任;许晨聪,莆田市湄洲日报社社长)
(原文刊载于2022年12月上)
(收录于中国报业2024增刊-优秀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