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报业经营转型发展的路径探析

——以昆明日报为例

来源:中国报业    作者:宗卫 代兴波 付碧东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4-17    
  “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是运营模式,也是商业模式,更是媒体经营转型和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2022年,昆明日报有效应对市域内多轮疫情不利影响,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较好完成新闻宣传任务的前提下,依托自身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积极拓展融合服务的外延,面向市场提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经营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334”收入格局,即30%为传统广告收入、30%为文化创意和活动收入、40%为新媒体及技术服务收入。
 
  深耕专业内容和平台运维,做实“新闻+政务”
 
  “新闻+政务”是媒体的专业优势,也是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其他省会城市党报一样,昆明日报深耕政务领域多年,有较好的基础。把触角深入到各类政务资源之中,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将政务资源转化为公众需求,提供一站式、精准化政务服务,实现党政部门和媒体的互利双赢。
 
  一是扩大内容生产边界和效能。作为权威信息传播者和主流舆论放大器,政务微博、微信在政策解读、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助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加大,党政机关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已成为标配。然而,受制于人员和编制等因素影响,党政机关自办新媒体账号难度大,部分党政机关的新媒体账号成为“僵尸号”。为此,从2016年开始,昆明日报发挥信息采集和编辑优势,积极介入政务新媒体账号代运维工作,组建了一支横跨报纸和新媒体,融策划、采访、编辑、设计、运维等为一体的专业队伍,发展以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政务类平台代运维为基础,以图制、短视频、动画、H5等新媒体产品为附加服务的“新闻+政务”业务模式。2022年,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各媒体代运维各级各类政务新媒体平台100余个,其中昆明日报占据了半壁江山。值得一提的是,昆明日报不仅注重代运维平台的数量,更重视质量,以提高代运维平台传播力和用户黏性为主攻方向。继2021年昆明日报与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推出的微视频《生命的奥秘物种的价值》入选生态环境部“2021年度优秀生态环境宣传产品”后,2022年昆明日报与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策划推出的定格动画《你的一生有我守护》荣获第四届全国市场监管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征集展示活动“年度水晶作品奖”。昆明发布入选“2022年度·政务服务优秀微博”优秀案例。在微博官方发布的《2022年度政务微博影响力报告》中,昆明上榜的“全国十佳”微博平台绝大多数为昆明日报社代运维。
 
  二是强化互联网技术应用赋能转型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是驱动媒体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媒体技术的发展,既重构了新闻传播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又革新了内容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昆明日报社拥有一支100余人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研发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8岁,涉及20余个细分工种,致力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究,在引领和支撑媒体转型发展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22年,报社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3项。昆明日报移动新媒体掌上春城在8.0版本升级过程中实施“双百战略”,一方面,构建内容新生态,邀请100家机构媒体入驻“春城号”,以平台矩阵和分众内容,精准服务用户,助力城市营销;另一方面,打通100个服务接口,打造查询服务、游购娱、办事服务等政务体系,并实现与省级“一部手机办事通”入口通达。同时,做大做强昆明问政平台,发挥沟通协商、征集良策、排忧解难、答疑解惑等作用,搭建起党委、政府和企业、市民沟通桥梁,扛起主流媒体责任与担当,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注重成果转化,依托技术优势,对外通过公开招投标,积极承接各类信息化系统,既为数字城市建设添彩,又提升了自我造血能力。
 
  对于报业而言,内容生产既是核心竞争力,也是生存发展根基,而技术创新则是转型发展驱动力,内容生产和技术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昆明日报深耕专业内容和平台运维,打通了“新闻+政务”的“任督二脉”,媒体专业优势得以彰显,对加速经营转型,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强化城市综合运营,做优“新闻+服务”
 
  “新闻+服务”是媒体的独特优势,也是其转型发展的自然延伸。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是全面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重要实践,是地方党报推进融合发展、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昆明日报融合全媒体,服务大民生,通过做优服务,打开了从“行业探索”到“垂直深耕”、从“宣传赋能”到“活动启新”的新局面。
 
  一是专注民生服务。服务民生,是媒体工作的落脚点。昆明日报持续深耕教育行业,不断擦亮“昆明教育”品牌。以举办2022年第六届“助力中考校长支招——中考志愿填报直播活动”为例,该活动不仅邀请70所中学负责人在线指导志愿填报,还首次开设职业教育专场,多所知名职业院校负责人做客直播间,畅谈职业教育发展。活动在“昆明教育”微信公众号、掌上春城客户端、昆广网络互动点播爱点TV等9个平台同步直播,超过65万人次在线收看,点赞、评论达12.14万。高考刚结束,又举办云南省第五届全国院校“昆滇行”云上高招会活动,推出学长学姐带你逛校园、招办负责人面对面、“心之所向最美校园”全国高校大型巡展媒体联盟活动和“助力高考”志愿填报等系列活动,吸引了120万人次参与,为近16万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咨询服务。其中,“心之所向最美校园”全国高校大型巡展媒体联盟活动属首创,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同步进行专题推广,活动期间昆明日报推出152个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云南招生指南》。2022年,昆明日报在教育领域的活动丰富多彩,还开展了昆明市优秀童谣征集推广传唱活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科普基地建设活动、“活力春城踏雪庆奥”主题作品征集活动等,形成了良好口碑,产生了数百万元经济效益。
 
  二是专注品牌活动。地方媒体可利用其长期形成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专业服务能力,策划执行一系列品牌活动,提升媒体品牌价值。报社组织的理论学习系列活动,品牌效应初显,包括第三届昆明市“学习强国学习达人”学习竞赛、第三届昆明市“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党务政务系统业务大竞赛等,带动昆明市近100万人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围绕昆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昆明日报持续策划执行“春城创业荟”创业创新大赛,已成为云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双创”品牌赛事,带动就业超1.7万人。以2022年第七届“春城创业荟”创业创新大赛为例,累计收到报名项目812个,参赛高新技术企业达70家,报名企业累计拥有专利3075项。围绕119消防安全宣传月等工作,昆明日报和消防系统开展深度合作,先后走进9所高校,开展云南高校消防体验营活动。通过开展常用消防器材展示体验、模拟烟道逃生舱体验、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消防云梯车体验等互动形式,让广大师生零距离学习和掌握消防技能,提高遇险自救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成长为消防志愿服务工作的“明白人”。同时,通过他们的“传帮带”,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立体地讲好新时代消防救援好故事。在金融领域,举办第十届昆滇金融行业技能大赛,优化了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融合参赛模式,首次推出基金公众赛,在昆滇金融行业树起了良好形象。

“春城创业荟”创业创新大赛成为云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双创”品牌赛事

  三是专注全案策划。全案策划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或活动,而是一个全链条、全互动的创意策划活动,包括品牌策划、渠道策划、传播推广等,对媒体而言,就是延伸服务的内涵。与商业化策划公司相比,报业具有先天制度优势和政策优势。做优“新闻+服务”,要求报业从两个维度介入各类社会资源和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即在深度上要打造资讯服务提供商、在广度上要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商。比如,在深耕“新闻+政务”的基础上,2022年昆明日报围绕昆明市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积极服务国家级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各项工作。承办“听滇中声音谋新区发展”系列主题活动,近5000人参与线上问卷调查,提供130余条“金点子”,滇中新区近70%的企业参与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滇中新区“直面难题议对策谋新区发展线下对话”活动,新区各级各部门和企业代表就如何清除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在招商引资等领域存在的“拦路虎”,进行“头脑风暴”,变阻碍前进的“痛点”“堵点”“难点”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支点”“亮点”“增长点”。此外,搭建解决“用工难”“求职难”的平台,开展促就业助招聘“才聚滇中·共创未来”直播引才活动,14所高校、12家企业走进“招才直播间”参加招聘活动,实现“人才政策讲解+岗位介绍+线上答疑+直播简历投递”四位一体的实时互动,为企业和高校架起“供需不见面握手”的桥梁。
 
  扩大优质文化供给,做优“新闻+商务”
 
  “新闻+商务”是媒体的资源优势,也是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试验田。与发达地区党报开展资本运作等路径不同,昆明日报社因地制宜,探索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做精商务,不断扩大影响力、知名度,实现媒体资源的价值变现。
 
  一是开展城市营销服务中心工作。昆明日报发挥短视频创意和内容把关优势,积极投标承接党政机关和高校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宣传片、汇报片、纪录片、专题片以及正式出版物、行业内部刊物、杂志、宣传册、项目册和公益海报等服务,打造专业文化供给服务商。同时,围绕城市品牌营销,不仅打造了“向往的春城”“春城文脉”“春城18时”等新媒体品牌栏目,而且组织开展了云南·昆明网络文化节、春城飞花令、昆明市首届公益广告设计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凸显昆明“春”的宜人、“春”的色彩、“春”的气息、“春”的意境,彰显春城“春”的特质,打响春城品牌,对外展示昆明良好形象,传播昆明好声音,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提升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探索示范项目叠加化发展路径。在总结机关党建、事业单位党建、国企党建、非公党建等各类党建阵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昆明日报继续做大做强展览展示产业,承接了“春城劳模工匠馆”等永久性展览馆布展项目,实现展览布展业务从平面向集成化、复合型、立体化转变,增强了展览展示业务在昆滇区域内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议价能力。
 
  三是借助自身IP打造文化消费空间。昆明日报社对原机器人创客中心进行提升改造,不仅展示近年来报社设计制作的各类文创产品,而且提供优质文化服务,让工业老厂房变身文化创意之所,打造集信息发布、运动体育、文化休闲、科普摄影等于一体的新型活力文化空间,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好去处。通过“文创+”的多元融合,探索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路径。
 
  结语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媒体的优势,关键是人才优势。做好报业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关键因素是人。在原有经营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报业亟须构建新的核心竞争能力,并探索新的营收模式,“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无疑是转型发展的新方向。而在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过程中,昆明日报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项目为抓手,推动转型。通过项目(活动)的实施,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实现了价值变现,锻炼了人才队伍,培养了一批包含内容生产、平台建设、创意设计、策划执行、全流程把控、招投标事务处理等在内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为推动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行稳致远。
 
  (作者:宗卫 代兴波 付碧东 作者单位:昆明日报社)
 
  (责任编辑:张晓燕)
 
刊发于《中国报业》杂志2023年度4月上刊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