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转化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为了全面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实现建设共享未来的共同体的目标,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让文化创新成为发展的驱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过去40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上,约占世界大宗商品的70%~80%。然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出口商品而增加,与西方文化交流非常有限。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发展后与国际接轨,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创造性转化是基于传统观念的转化,传统观念本身并不是任意的,一旦转化,就不能违背初衷。为此,创造性转化被视为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特点,努力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创新发展在于更新传统观念,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发展和转化这两个概念,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
中国积累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结合,不断丰富中国的独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独立的,它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相联系的社会结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地区以及农业文化为主,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形态的反映,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文化、经济和政治体系各不相同,相对独立,不能因为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被摧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果,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着超越时代的文化传承和价值观。从哲学视角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必须在创造性改革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困境
文化认同是文化传承的基础。自我意识不仅使在内生层面理解、分析和反思文化成为可能,而且要求一种共生和一种与异质层面相当的交流文化。文化独立意识是文化主体的根本保证,异质文化融合要求相互独立,这将导致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独立。文化独立反映了多元文化互动中普遍存在的自动选择,而不是自满和被动接受。文化自主是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目标,文化创新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可以通过传承自有文化、吸收异质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实现,通过创造性转化和融合,传递时代和民族的基本特征,传递文化的价值观。
文化自卑即对本土文化的不信任,近年来,面对现代与传统的激烈冲突,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偏颇认知。文化劣根性主要体现在学术界的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传统价值观和文化,认为现代化是对传统的全盘抛弃。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观念,无助于促进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即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认知,文化焦虑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焦虑和怀疑,这实质上是一种异质文化导致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转化的方法
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当前学术研究的重点。在笔者看来,这两个问题主要是方法论和前进方向的问题。
1.遵循马克思主义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相对的文化为基础,文化奠基不可避免地要取决于经济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等。在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中,必须要丰富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地创造、改革与发展,让文化适应时代的步伐。陆卫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古代的奴隶社会,其成长于封建社会,但是农业时代的发展给予其相应的影响,传统文化存在局限和缺陷。在长期的农业经济中,传统文化得到了发展,但这只是传统文化的自我发展,没有得到创新。传统文化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上,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应当培育先进的传统文化,实现不断创新与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标准,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以对传统文化的阐释为着力点
王丽霞认为,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框架内,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传统观念和思想进行现代阐释,如《孝经》《谦让》《礼记》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观念,文化的“独立”和“知识的统一”赋予新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转变过程。融合传统文化的精华,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意义,给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活力。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必要深化和解读适应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观念,基于对传统文化系统深入的研究,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要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基础上,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
3.以创新为发展动力
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调与异质文化的融合。施伟东和张涛甫认为,文明的多样性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创新性的发展,作为文明融合持续进程的一部分,同时要有批判意识和理性思维。
首先,传统与异质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西方国家对斗争和对抗的兴趣完全不同。当西方人通过掠夺和征服实现现代化时,中国关注的是协和万邦,这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西文化在融合过程中涉及的范围很广,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其次,在吸收西方文化时,必须考虑到传统文化。中西文化交流不是文化趋同,而是在和平开放的氛围中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强调本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融合。异质文化的引入并不意味着本土文化的消失,也不意味着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双方必须尊重其差异,并根据国情和实践,充分依靠合理因素实现文化的共生。
最后,传统和异质文化在融合时必须学会创新,作出有质量的选择。正是缺乏选择和创新,导致近年来中西文化融合出现向全盘西化或文化回归的极端思想。我们必须研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盲目崇拜;必须区分文化交流的动机和渠道。世界文化不是无差别的霸权主义,文化发展需要命运共同体,不是单一文化的霸权主义。
展望与结语
要培养大众的文化信任,首先需要充分融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利用中国文化引导民众,提高全社会的人文素质,使每个人都成为具有高文化素质的现代文明人。文化中最强大的力量是灌输,如果文化仍然植根于传统古典文学,只有少数研究者和专家能够理解,大多数人由于远离图书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以至于文化自信只能是一句口号。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以创新的方式发展和表达,让文化自信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民生频道)
参考文献
[1]李振鹏.文博探索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选择——观《中国国宝大会》的思考与启示[J].东方艺术,2022(01).
[2]薛庆超,薛静,刘伊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6(01).
[3]田宝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题研讨会暨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2021年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综述[J].国学论衡,2022(01).
[4]聂辰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文化类节目创作播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8).
[5]陆卫明,冯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探索,2021(06).
[6]王丽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21(11).
[7]施伟东,张涛甫,付长珍,姜佑福,肖瑛.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深入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学术高质量发展[J].出版与印刷,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