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作为由华西都市报转型而来的封面新闻,又再次迎来视频化的新转型,正在从一个以文图表达为主的新闻媒体,转型为无视频不传播的移动智媒体。
一、全面迭代,从文图到视频化转型
(一)正能量
封面新闻的视频生产坚持正确政治导向,注重运用正能量内容提升在年轻用户中的舆论引导能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中,封面新闻创新报道方式,从2019年5月起,围绕“我和祖国共成长”主题,推出“70年?封面行”大型系列报道和活动,包括“70年·70人系列视频专访”“封面航拍”、互动活动以及原创歌曲动漫MV、互动H5、VLOG视频等融媒创意产品,将有意义的报道做得有意思。
(二)年轻态
作为定位“亿万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客户端,封面新闻突出视频生产的年轻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提升主旋律报道感染力。在70周年系列报道中,封面新闻启动“70年天路行”主题策划,与以往的报道方式不同,采访团队采用了vlog和微纪录的方式来呈现一系列故事,同时采用了3D建模、航拍等视频制作技术,让视频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更好的呈现人物故事。其中《戈壁滩“守边人”》《冰川“孤影”》《独库公路“守墓人”》等系列短视频收获大量关注,全网传播量过千万。
(三)故事化
用移动视频的方式讲好新闻故事,是封面新闻移动化、视频化、故事化生产导向的浓缩与注解。2019年1月起,封面新闻推出《新春走基层·凉山新眼神》系列报道,用7条微记录短视频以及7篇深度文稿,聚焦凉山新一代,展示凉山脱贫攻坚工程所取得的“脱贫先脱志”成绩单,全网总阅读量超1.5亿。其中,凉山新眼神系列视频产品之一《网红篮球哥:我不是凉山科比,我是曲比尔里》获中央网信办高度肯定,全网各平台积极推广,单篇观看量达5000万+。
二、技术加持,AI赋能视频传播
(一)混合现实创新视频形态
MR视频+虚拟直播间的视频技术应用现已成为封面新闻常规视频形态。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封面新闻运用抠像、跟踪、三维建模、渲染技术等科技手段,将汶马高速、白鹤滩水电站、凉山三河村新居等四川重大民生工程进行3D建模,并将其与在演播室中播报新闻的主播结合在一起,制作成虚拟混合现实视频。封面新闻制作的MR视频《这个四川超级水电站到底厉害在哪里?》,把相对抽象的雄伟水电工程可视化、形象化,为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虚拟主播提升感染力
目前,封面新闻正在加大AI虚拟主播的开发与应用。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封面新闻策划推出了《动话“两会”》专题,虚拟主持人“小封”直接对话代表委员,吸粉无数。封面新闻还与军队合作,开发了虚拟合成主持人“军小七”。
(三)AI视频审核提升生产力
人工智能与视频的结合还可以应用在视频审核与剪辑上。封面新闻技术团队与华为技术团队共同合作,持续推进AI审核与剪辑。作为视频为主的客户端,依托于AI审核与剪辑技术,可以成倍数提升视频审核、剪辑效率,通过图像识别、标签提取等,视频剪辑、审核的智能化将进一步走进新闻采编的现实。
三、开门生产,广泛引入UGC、PGC视频
(一)打通用户端
封面新闻打造青年移动社交平台青蕉社区,以用户生产内容为基础,构建青蕉拍客社群网络,孵化拍客短视频IP——青蕉视频。目前日发动态视频近百条,用户停留时长均在1分钟以上,是封面新闻APP上除推荐频道以外用户停留时间最长的频道。平台已累积了上千名专业青蕉拍客,年产独立短视频约8000-10000条。已发布的近4000条独立短视频播放达到40亿次,多次位居微博热搜排行榜前列。
(二)打通传播端
封面新闻与多家互联网平台合作,打造了系列精品视频栏目。其中,与腾讯合作打造了《视野》,与今日头条合作打造了《封芒》,与UC合作打造了《炯炯视频》,与新浪合作打造了《锐视频》等,都是走的精品路线。
四、人才为本,建好技术+新团队
(一)新建技术队伍
封面新闻高度重视自主技术团队建设,通过猎头服务招募了一批来自BAT和华为、微软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技术、数据和产品人才,负责AI视频审核、AI视频剪辑的技术开发,为智媒视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重塑传统队伍
在全面视频化转型过程中,封面新闻重构了组织架构,把原来视频中心技术过硬的员工分配到各部门,成为各部门视频拍摄剪辑技术的带头人。封面新闻开展了持续3个月的全员视频化培训,要求人人会拍视频、剪视频,并且进行考试,直到合格为止。
(本文摘编自《中国微电影短视频发展报告(2019)》。作者李鹏,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