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战书与家书
“能出差吗?去武汉。”年初四,刚刚结束值班正要与亲人团聚的我突然接到主编电话。那一刻,我经历了短暂的措手不及。春节值班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编辑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稿件。去武汉面临的危险,我清楚;去武汉做报道的责任,我更清楚。
“到武汉去?”爸妈听闻消息后,眼眶都湿润了。但很快,他们做出了支持我的决定,“我们从心底担心你,但也知道你应该去,这也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你的信任。”他们匆忙赶制出晚餐,伴我收拾好行囊,当晚,我和几位同事踏上了离家的路途。出发前,主编和老师们都发来消息,反复叮嘱,一定要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完成报道。
人民日报社驰援湖北抗疫一线报道团队。
报社的鼓励与信任,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是我逆行的最大动力。也不断提醒着我,疫情防控报道这场仗,要好好打。
镜头与话筒
策划、拍摄、出镜、编辑、剪辑……在报道前线,新媒体人要开启所有的感官,发现、记录、产出;要调动所有的能量,随时上阵、随时在线。融媒体时代,既要与报社文字记者携手合作,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报道优势,握指成拳。
温腾(右)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采访直播。
2月1日,我第一次走进雷神山医院,现场施工热火朝天,我看见,“中国速度”是由一位位不辞辛劳的建设者书写的;6日,雷神山医院施工进入收尾阶段,一座医院于数日间拔地而起,我看见,病房中的基础医疗设施一应俱全;7日,我来到雷神山医院的医技楼,通过镜头带网友探访检验科,我看见,一份患者样本是如何经过各式检测快速生成检测结果,帮助临床医生诊断患者病情……
温腾在直播雷神山医院接收首批患者。
我所见证的不仅仅是“中国速度”“中国奇迹”,更是中国人打赢这场战“疫”的能力和决心。一个新媒体人,一个新闻人,我身上的责任沉甸甸。
微光与火把
新闻人在看见,在传递。我参与报道的#雷神山医院开展验收并逐步移交#登上了热搜话题,话题总阅读量超过了1.9亿。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报道,让我意外地收获了一些关注。
紧接着我收到很多网友的私信。有网友说:“疫情发生以来,总是接收到有人离开的消息。在这些消沉的日子里,你像一丝微光带给人温暖。”作为新闻人,温暖别人这件事情本身就足够使自己感到温暖。甚至还有不少医护人员发来私信,称自己原本摇摆不定的内心受到巨大鼓舞,迫不及待要去支援前方。我很受震动,这或是记者将所见所闻播之四方的意义。
春天已经来临,这场战“疫”,我们一定会赢!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温腾 来源:“金台新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