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费伟伟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时间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尺度,标注时代的变迁,也丈量个人的足迹。历经时间的反复淘洗,一个记者究竟能走多远?
读罢《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一书,心中多少有了答案。“要鲜活,更要鲜明”“把太硬的打碎”“从貌似熟悉中发现陌生”……仅仅是目录,就“拽”着人不由自主往下翻阅。标题怎么短下来?怎样在冲突中写好人物?如何既突出问题意识,也体现过程意识?……细览内容,详尽的案例引人入胜,犀利的点评激荡人心。可以说,这本书既有“术”的经验总结,也有“道”的深入辨析。无论是围绕具体作品的个案分析,还是跳出新闻报道的抽象思考,都浸润着一名老记者的精品意识和探索精神。
作者费伟伟是我熟识多年的同事。自进入人民日报工作以来,他辗转多个岗位,始终坚持以佳作记录时代、影响社会、成风化人,采编了卷帙浩繁的新闻作品,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等奖项。三十余载丰富多彩的从业经历,映照着热爱新闻事业的初心,也诠释了好稿是不畏繁难创作出来的。“好声音在基层,好故事在路上。好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讲好故事,当深入一线,接地气,心贴着大地和民众行走。”作者的感慨,很难不引起新闻工作者的共鸣。
有人说,如果缺乏一种抵抗碎片化的自觉,新闻人很容易在岁月的流逝中消磨了韶华。伟伟无疑是个有心人。殊为可贵的是,这本书详细记录并还原了一些稿件的幕后编采过程与业务研讨内容,堪称现实版的“编辑部的故事”。不少细节,读来令人趣味盎然。对于经典案例,本书还同时附有原稿,方便读者对照查看。如此匠心,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一篇优秀新闻稿件是如何诞生的,相信对一般意义上的写作也具有指导价值。
学者马克思·韦伯将学术与政治视为一种志业,认为这是一种“去用力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做新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活蹦乱跳、顶花带刺”的鲜活文字,背后是作者深厚的洞察力、判断力,最根本的则是党报记者的高远站位。“风雷激荡一纸书”,走过70年不凡征程的人民日报,一直以来都倡导记者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涵养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大局观,形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全面能力。事实上,一个人积累越厚,越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走出局部真实而抵达整体真实;也越能在小荷初露尖尖角时发现大趋势,在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
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由稀缺、昂贵变为丰富、廉价,媒体融合方兴未艾,新闻样态日趋多元,新闻与社会的关系更趋立体、复杂。处身所谓的“后真相”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场域,记者何以立足,新闻何以“留痕”?常青的生活之树下,“内容为王”依然有其价值,高质量的新闻文本依然是稀缺资源。人们期待着记者迎着问题上、抓住真问题,用好作品回应时代的关切,有力量行进至更远的远方。
北京的冬夜里,费伟伟提着书稿在夜班找到我时的情景仍在眼前。对他书稿的阅读,让我想起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在《南方的夜》中的一句诗,“这时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我想好记者是否都该如此,在“日计有余,岁计不足”的奔忙中隐藏一份漫长的思考,并最终寻找到时机绽放。
(本文为《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一书的序言,刊发时有删节。)
《人民日报》(2018年07月31日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