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周口网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志愿者团队走进当地社区,开展“服务社区”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红色精神传承+传统节气科普”为核心,通过主题讲解、互动问答、手工创作等多元形式,为社区中小学同学们打造了一堂兼具教育意义与趣味性的实践课,在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的同时,推动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的传播。
一、红色主题讲解+互动问答: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
活动开篇,志愿者团队以“两弹一星”功勋事迹为核心主题,为社区中小学生展开深度讲解。志愿者们结合历史背景,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讲述“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科研工作者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故事,带领同学们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与使命担当。为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参与热情,讲解结束后随即开展“两弹一星”知识互动问答比赛。现场设置“‘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的是什么?”等贴合主题的问题,选项清晰、难度适中,精准匹配中小学生知识储备。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涨,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氛围热烈,彼此竞争又相互鼓励。对于主动走上台前分享思考过程与答案的同学,社区还特别准备了精美小礼品作为奖励,既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也让同学们在收获荣誉的同时,加深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与认同。
二、节气科普+手工创作: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
在红色主题环节结束后,活动聚焦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秋”,开启传统文化科普篇章。志愿者们通过提前准备的“立秋知识课堂”,从“立秋的由来”“立秋的特点”“立秋的习俗”“立秋的饮食”四个维度展开讲解——既介绍立秋作为“秋之始”的节气内涵,也科普“贴秋膘”“晒秋”等传统习俗,还分享立秋时节的养生饮食建议,让同学们全面了解这一节气背后的文化底蕴。
科普环节结束后,手工创作活动随之启动。志愿者们为同学们分发提前准备好的橡皮泥、雕刻工具及参考图案,引导大家以“立秋”为主题进行创意创作。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用刀具小心雕刻、用彩泥精心塑形,原本色彩单一、形态朴素的橡皮泥,在大家的巧手下逐渐变成承载立秋元素的作品:有的还原“晒秋”场景中挂满谷物的模样,有的塑造出立秋时节常见的农作物造型,还有的结合“贴秋膘”习俗制作出可爱的食物形象。在轻松和谐的创作氛围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立秋节气的认知,让传统文化从“书本知识”变成“可触可感”的实物。
此次“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知识与欢乐,也让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们收获颇丰。志愿者们表示,通过策划活动、讲解知识、引导创作,切实体会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价值,深刻理解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义。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与青年力量,设计更多贴合社区需求、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为青少年成长与社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社区负责人也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认可,认为活动既填补了青少年假期教育的空白,又通过红色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双重渗透,为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提供了有力支撑,期待后续能与学校开展更多类似合作。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张珺洁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