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纸媒受到的影响更大。搭乘移动互联网快车、努力将内容产品化、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政府采购信息报潜心打造的“亚利聊政采”音频栏目为例,分享纸媒在转型融合、内容产品化等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纸媒转型 媒体融合 移动化 产品化【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商业应用,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传统报纸的许多功能几乎被新闻客户端所取代。报纸近几年读者大量流失,销量急剧滑坡,广告断崖式下降,不少报纸关停并转。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融合转型才是纸媒的唯一出路。作为采购领域的一份专业报纸,政府采购信息报迎难而上,探寻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出路。
政府采购具有政策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因其法律规定繁多,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尤其是操作层面,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专业指导。2003年报纸在创办之初就尝试把内容做专,将报纸做成精品,打造金牌栏目。政府采购的规则说深了,听起来艰涩难懂;说浅了,内行人又觉得没意思。面对采购实务中随时随地都会冒出一大串疑难问题的从业人员而言,急需一个解疑释惑的“采购秘书”。
如何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车,直击专业人士的痛点,为他们请来“采购秘书”,实现让知识分享适应移动化和产品化的新趋势,是政府采购信息报面对的新问题。2015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汹涌而来,知识分享在手机端呈现的条件随着“云(云计算)”“网(移动互联网)”“端(智能终端)”的普及而成熟。基于专业人士缺乏专业知识分享的痛点、实现实用信息随时随地交流的考虑,2015年8月1日,“亚利聊政采”音频栏目在微信订阅号“政府采购信息”上线。
在打造这档语音栏目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传统媒体转型必须在手机端做好内容产品化这篇大文章。
“亚利聊政采”怎么定位
亚利何人?20多年在财经报道一线摸爬滚打,推出过《预算改革看河北》等有分量的系列深度报道,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担任政府采购信息报社长兼总编辑10多年,报纸专业品质得到业界一致好评。
以“亚利”冠名栏目,是有专业影响力的传承,也可体现音频栏目鲜明的个性特色。为了纸媒的转型,亚利社长下决心在繁忙的日常管理与经营之外,亲自上阵探索,打造一款专业知识分享产品。
多长时间一期?综合考察,每周一期;周几推出?研究收听规律,最终定在了每周二;聊什么?每周业界热点难点问题,或者对法规制度进行独家讲解。“亚利聊政采”作为业界第一款音频产品,是新闻传播路径的创新,是知识互动分享的创新,也是专业媒体服务专业人士的创新。栏目播出三年来,广受业界好评,已成为政府采购专业人士每周收听的业界小喇叭。
每周二下午,专业人士可以在政府采购信息微信公众号收听亚利聊政采。2017年起,也可以在“易采通”APP同步收听,而且可以连续收听。业内人可以由此获得一周热点话题和问题解读,业外人可以了解政府采购方面的知识。让业内不觉得浅,让业外不觉得难,是这档音频的追求。三年下来,“政府采购小喇叭”开播170余期,粉丝积累10万+。
“亚利聊政采”怎么聊
政府采购领域的话题专业性比较强,涉及很多法律术语、经济名词。“亚利聊政采”音频为了抓住听众,让听众听得懂、乐意听,首先要实现的就是口语化和通俗化。三年下来,形成了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主要有三个特点。
1.短文、短段、短句、短题,适合口播
音频稿件篇幅较短,段落较短,句子较短,题目较短,但逻辑完整,适合口语化播出,也适合听众在碎片化时间里收听。
(1)短文。音频文章,通常情况下是问题导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解决方案。如果篇幅较短,问题分析不易透彻;如果篇幅较长,听众会产生疲劳。通过反复尝试比较研究,发现文章篇幅控制在1500字左右效果最佳,音频的播出时间恰好控制在5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8分钟。
(2)短段。段落太长,聊起来不容易一气呵成。因此,超过150字就要分一个自然段。这样,聊起来轻松,读起来不累。
(3)短句。短句子简洁有力,听众听起来轻松易懂。
(4)短题。音频稿件的题目大部分是抛出一个问题,以一个问句的形式呈现出来。问题设置要简明扼要,以便于吸引听众,也便于引发思考。例如,《高价能中标吗?》《如何规范专家的评审权?》《单一来源采购也可以有竞争吗?》。
(5)适合口播。文章读起来一定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还要有很好的代入感。
2.聊热点、解难点、破痛点、创亮点
每期音频聊的话题,都是围绕政府采购一周发生的大事,针对业界人士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一线操作的痛点和困惑,宣讲政府采购监管及操作部门的创新做法。因此,该栏目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聊热点。热点话题在政府采购领域并不多见,但善于捕捉,总会找到有热度的话题。国家出台一个管理办法,财政部发布一些规章文件,某地曝光的政府热点事件,只要是政府采购人关注关切的,都是音频栏目的话题。
例如,新修订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出台,音频栏目以《87号令覆盖18号令,释放出哪些信号?》为题,第一时间传播了这个消息,并连续4期分别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评审专家4个角度,对87号令进行解读。题目分别是:《87号令出台,采购人权大了还是责重了?》《87号令施行,采购代理机构如何走专业化道路?》《87号令护航,供应商参与政采活动再爆利好!》《87号令施行,评审专家要从“法官”变身“人民陪审员》。87号令正式实施之后,音频栏目又结合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播出几期,如《87号令实施,同品牌投标如何操作?》《87号令施行,采购人怎样进行合格的资格审查?》《87号令施行,投标保证金如何收退更高效?》等。目的是帮助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将新出台的这部规章理解到位、落实到位,依法依规,化解风险。
(2)解难点。《政府采购法》实施已有16年,政府采购领域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既有政府采购制度本身设计的问题,也有执行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像信息化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采购代理机构的管理、评审专家的管理等,是业界常聊常新的话题。对这些难点问题,“亚利聊政采”迎难而上,在音频栏目不断深化讨论。
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音频栏目开播的第一期就是这个话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有了明确时间表》。之后只要业界有任何新的动向,音频栏目就会聊上几期。第13期《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能赢吗?》、第14期《公共资源交易乱象首遭专家举报》,聊的是个别地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存在违法乱象、最终被举报的事实;第23期《公共资源交易顶层设计好经不能念歪》,聊的是2015年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的一个重点,在整合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背景下,强调财政部门应当严格履行法定监管职责;第55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乱象可以休矣!》,聊的是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整合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3)破痛点。由于政府采购尚无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实践工作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采购乱象时有曝出,如“慢、贵、差”是社会诟病政府采购的老三样话题。为了革除这些痼疾,政采人下了不少功夫。第127期音频栏目《政采十五年,以新作为迈进新时代》聊了提升效率、合理价格、提高质量的做法,同时分析了市场追求的效率和政府追求的公平之间的平衡点。
(4)创亮点。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中做出了不少努力,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等,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不乏创新做法。譬如,第30期《点赞!上海用“互联网+”整合公共资源交易体系》,第57期《互联网+政府采购长什么样?浙江在描绘》等。
3.掰开、揉碎、融入
这三个词是做“亚利聊政采”这档音频栏目的切身体会,为的是做到深入浅出。
政府采购专业性强,涉及的法律规章多,而分析问题必须引用相关条款。把这些条款生硬地搬出来,读之死板拗口,听之晦涩难懂。鉴于此,音频栏目充分发挥口语化的特点,先将这些条款“掰开”,将涵盖的知识点碎片化,再重新组织易懂的口语呈现出来。
远程协作借力借智
音频栏目每期都围绕一个话题。每期的话题是什么?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仅靠一个人之力去思考,难免疲于应付。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移动互联网让远程异地协作成为可能。征集热点话题,征集典型案例,离不开业内人士的支持。所以,栏目运行一年之际,开始招募提供话题、案例的外脑。身处政府采购一线不同角色的专业人士来提供话题是最好不过的,包括监管、操作、采购、评审、供应商、军队、高校等方面的专家。话题提供者怎样产生呢?当然,第一,自愿加入,强拉硬拽成不了买卖;第二,政府采购方面的专业人士;第三,写作能手。考虑到以上多方面因素,音频栏目正式打出了“招募帮帮团”的广告。
第52期《“政采好汉”招募5名“菜帮”》、第53期《加入采帮帮毛遂可自荐》两期连播后,收获了11名帮帮。在这之后,根据帮帮角色分类,又在业内精心挑选了3名帮帮,补充了角色的空缺。
为了管理好“采帮帮”团队,基本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制定了“帮规”,包括三个约定、两项福利和三个要求,激发了帮帮的活力和创造性,也使话题更接地气,更有实操特色。
事实证明,打造一档全新的音频栏目,尤其是基于手机端核心的栏目,需要一支高效能的团队来支撑。有了来自全国各地各领域的资深人士的帮助,音频栏目将触角伸得更深更远,更加接地气。也由于10多名业内专业人士的广泛转发和传播,收听音频的人数剧增,有几期创造了1万+的点击量。
移动化产品化获收益
传统媒体转型融合的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就是明确内容即产品。产品是什么,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简单来说,产品有两个特点:第一,直击痛点,满足需求;第二,可以售卖,可以消费。“亚利聊政采”不同于普通的媒体新闻产品,它是具有专业性的智力成果,是一种知识、一种市场稀缺的资源,并且具备众多优点。这让它具备了产品所必需的要素,也是栏目获得收益的基础。专业内容转化为服务产品,不仅需要内容本身的产品化,运营模式也要适应产品化。媒体产品经理的概念,也随之进入到栏目的运营过程中。产品经理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宝洁公司提出,美国产品管理协会将产品管理定义为“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监控和调整市场组合的基本要素(其中包括产品及自身特色、沟通策略、配销渠道和价格),随时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能充分满足客户需求”。
每期音频播出后,好评不断,受到用户的普遍认可,纷纷为栏目点赞。一位政府采购领域从业10多年的资深人士为“亚利聊政采”作诗一首:亚利聊政采,内容很精彩。论理又务实,百利无一害。
作为“亚利聊政采”音频栏目的主演和导演,作者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产品经理的角色。不仅仅生产内容,同时要对这些内容是否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是否符合产品特性、是否具备盈利可能进行判断,从而调整内容生产的目标和方向。作为普通的内容生产者,要关注话题是否实用、音频是否清晰、排版是否美观。作为产品经理,还要关注市场反应、每一期的点击数据,并据此判断内容方向是否正确、如何捕捉并满足用户的最热需求。
实际上,“亚利聊政采”的每一期内容都是作为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专业产品精心打造的。取得的初步结果是,2017年1月24日第79期音频栏目由中高级商务技术座驾瑞丰A60特约播出,“亚利聊政采”有了第一笔真金白银的收入。第136期《京东电子发票如何用到政府采购之中》再度被企业赞助。
自此之后,音频栏目进行了一系列产品化包装,推出多种营销模式,如文尾推广、栏目冠名、微信专题、有奖问答、集赞有礼等。除此之外,栏目每播出100期,音频文字结集而成《亚利聊政采100》系列图书。听众和读者转化为用户,既消费产品,也生产内容。随着粉丝量的增长,2019年“亚利聊政采”年收益有望突破百万元。
(作者单位:政府采购信息报社)
参考文献
[1]曾铁强.如何让新闻语言“实”“新”“美”[J].中国记者,2013(06).
[2]傅伟中.从图书编辑到产品经理——从畅销书看融合发展背景下编辑思维的转换[J].中国编辑,2017(09).
[3]胡泳.大数据之后的“大产品”时代[J].现代商业银行,2017(06).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