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高考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近年来,随着公众对教育问题关注度的提升,教育舆情越来越成为国家教育政策制定的有力依据,而高考舆情作为教育舆情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高考公平、公正的重要途径,对我国高考改革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期间突发事件、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高考相关谣言等依然是各方关注焦点。此外,今年首批“00后”走上高考舞台,“千禧宝宝”迎来人生大考,也引发广泛关注。
聚焦高考突发事件,点赞助力高考行动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全社会的心,为了助力考生顺利高考,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助考、护考成为动人景象。网民认为应该向这些默默奉献的人致敬,他们用行动守护考生的梦想,充满温情与正能量。舆论也认为,社会各界的助力侧面反映出高考突发事件不少,媒体建议考生应该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工作,避免出现失误。
交通、卫生、供电、公安、城管、气象等部门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护考,一些地方的机关甚至将上班时间延后一小时,为高考让路。“湖南考生倒在高考前夕,医生紧急出动——与时间赛跑”“背受伤学生参加高考 郧西一民警成‘网红’”“考生行动不便 民警护送高考”等类似的新闻出现在全国各地。每年高考期间,都会出现不少考生忘带或者弄丢准考证、身份证的新闻。不过幸运的是,在各方的努力之下,丢失的准考证和身份证都能赶在开考前送还到考生手中,常常有惊无险。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天下父母的神经,为了让孩子专心考试金榜题名,陪考、送考甚至是全家出动,有时候亲朋好友和师长表现得比考生还要紧张。6月7日、8日,“#爷爷瞒全家人偷偷陪考#”“#奶奶以为孙女没进考场#,考点门口急哭”“#清华保送生为同学加油#”“老师怀胎9月仍陪考”等话题出现在新浪微博热搜榜,亲情、友情、师生情令不少网民动容。
高考试题凸显时代主题,体现对青年一代的价值引导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高考在新时代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功能。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2018年高考试题总体体现了这一要求,发挥了考试招生在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陈黎明表示,选取与时代脉搏共振话题作为素材,其积极意义在于,能够培养考生的时代热情,家国情怀,提升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参与度,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将个人与社会、内心与现实勾连互通。
有专家表示,纵观今年作文题型,理性评论占据主流。以“自主思考、独立评论”为内核的理性“评论体”代替经验性、复述性的“叙事体”,同时也取代以技术性“议论三要素”为形式、却无独立灵魂和逻辑思辨的议论文,这无疑是新时代高考作文领域的一种积极反映。有一线语文教师表示,今年的高考试题核心强调的是思维逻辑,是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从高考作文可以看出今后中学语文教育的方向,那就是增加阅读量、增强逻辑能力、重视传统文化,总体上要引导学生全面提高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社会各界关注高考改革,讨论教育公平问题
近年来,高考加分政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高考中,加分政策进一步收紧,加分项目将被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在部署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时强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此后,北京、新疆等地纷纷出台政策,取消多项奖励性加分政策。网民赞此举“让高招进入法治化和专业化的轨道”,一方面能够让高考回归到基础教育本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多项加分政策下可能衍生出的腐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取消高考加分项呵护“机会公平”》一文称,取消高考加分,将让高考回归“公平”的本真。
录取批次合并也受到舆论关注。在上海、浙江、山东、海南等多地都将录取批次做了合并调整后,天津、广东、辽宁等省市也在今年开启录取批次的改革。不少媒体和网民发布“填报志愿攻略”,助力指导考生在录取批次合并之后,达到“分数利益最大化”。
历年来,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的现象屡见不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关注。3月21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禁止此行为。舆论认为不炒作“状元”,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表示会继续关注禁令发布后的实际效果。
“新华视点”微信公众号聚焦2018年高考改革新动态,称重视考生综合成绩评价,使人才选拔方式更加多元化;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是高考招生录取的大趋势。
舆论认为,高考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高考制度甚至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希望未来中国高考制度和教育体制继续提升和完善,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材。
面对屡辟不止的高考谣言,相关部门仍大有可为
高考成为舆情热点的背景之下,类似于高考改革、丢失准考证、试题答案泄露、高考阅卷、高考分数、高考跳楼、高考招生内部指标等谣言高发,贯穿高考始终,涉及考前、考中、考后全过程。类似的谣言在每年高考期间重复出现,难以遏止。舆论认为,多角度的高考谣言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发酵潜力,反映出普通公众关于“高考”信息的匮乏。大范围传播的谣言其实是公众对与其相关社会事务的集体式探询、推测和猜想,说明还有信息的缺位需要弥补。
高考作为公众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准入门槛,被很多人视为“个人命运的转折点”“幸福生活的敲门砖”,也铸就了无数“高考改变人生”的佳话。即便当下,“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开始遭到诟病, 也丝毫没有消解公众对于高考的热情。这成为高考谣言屡辟不止的原因之一。此外,高考谣言也暴露出“唯分数论”的隐忧。目前的高考体系之下,分数几乎成为决定性指标。学生老师费尽心思提高分数,高校竞相争抢高分考生。在此背景下,衍生出了“高分考生不满意成绩自杀”“高达多大比例的高考状元上大学之后表现平平无奇”“高分无用”等谣言,发人深省。
此外,谣言经常真假混合,人们往往难辨其真伪。比如,高考期间丢准考证、身份证事件的确有发生过。再有“刘明炜丢准考证”这样的谣言,部分人就会“宁可信其有,不可能信其无”,甚至有想要求证信息真伪的人拨打了上面的联系电话,导致被“吸话费”。而公众对高考试题的保管运送、高考阅卷的程序、高考招生的章程了解不充分,导致“泄题”“内部指标”等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还有网民认为,高考加分、招生指标分配等政策上的争议,群众对“高考特权”的质疑,也在高考谣言中有所反映。
(作者:新华网舆情分析师)
责编/魏艳华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