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推荐阅读 • 正文

服务报业三十载砥砺前行谱新篇——访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郑伟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 郑伟
 
     (本刊记者张晓燕 魏艳华)作为一家服务于报业30多年的公司,方正电子的名字,相信对于报业来说,并不陌生。最早让方正电子与报业结缘的,应该是1974年8月王选老师主持的激光照排技术研发。激光照排是报业发展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首先从经济日报社开始,随后在全国范围的报社都进行了这一技术革命,它让报业结束了传统的铅字作业,从此,报业印刷进入崭新时代。不论何时提起报业技术革命,这都是不得不说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报业的发展,方正电子所提供的支撑报业发展的各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中。上个世纪,传统报业对于技术的依赖远不如今天,有人说,资本、技术、人才是报业发展的三驾马车,这话一点也不为过。报业对于技术的要求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急迫,两者的关系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所以,我们有必要聊聊一家专注服务于报业的技术公司,其负责人对报业与技术的关系是如何看待的,在他眼中,报业发展将会呈现怎样的一幅景象。今天,我们请出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郑伟,听他怎么说。
  郑伟,在方正电子工作了至少20年,是“资深”方正人,属于技术派,他的大部分工作经历都在服务报业。请他来谈“方正电子与报业”这一话题,再合适不过。
  记者:对于报业技术,方正电子最近关注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郑伟:从王选老师开始,方正电子就与报业结缘,激光照排从技术上把报业由“铅与火”,带到了“光与电”。随着方正新闻采编系统的不断开发,报业也告别了“纸和笔”,走进了数字化时代。之后顺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方正电子又推出了新的“超融合”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这一技术平台,融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满足报业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围绕融合媒体的生产和发布、管理和组织机构变革、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大数据应用以及采编资源重组等方面不断深化的需求,帮助报业做好融合发展这一时代命题。
  记者:具体来说,有没有哪些关键点?
  郑伟:方正电子“超融合媒体解决方案”面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有三个关键点:“超·融合”“锐·移动”和“大·智慧”,这也是我们进行产品规划设计的三个核心。
  “超·融合”是指从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用户融合、管理融合四个方面来帮助报业实现深度融合,只有这四个方面做到真正的一体化融合,才能够达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目标。超融合可以促进各种媒体形态的统一融合生产,真正实现统一选题策划、统一报道指挥、统一流程管理、统一审核管理、统一内容管理、统一发布管理。另外,通过创新的“工作室”机制,可以实现跨部门、跨栏目、跨频道的动态灵活组织和协同;通过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原创内容在各个新媒体渠道中的传播、转载、互动等数据,可以更加科学地量化分析内容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评估采编绩效,从而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统一融合绩效管理。
  “锐·移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对媒体“移动优先”战略的支持,为报社提供“新闻+资讯+服务+政务”的移动客户端发布和运营平台,同时为报社提供区域化“媒体云”平台,拓展区域化云服务和面向政企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超融合掌上编辑部客户端”,让编辑记者不再束缚于电脑和桌面,“一端在手”,实现报社“策采编审发”核心业务的移动化。通过“工作室”和“群组”机制,快速动态组织采编报道团队,实现选题策划、报道指挥、采编报道中随时随地的便捷沟通和团队移动协同,使得新闻报道“采编审发”的及时性和效率大大提高,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也大大丰富了报道的形式,并与融媒体生产融为一体。
  “大·智慧”强调的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和AI技术赋能智慧媒体,数据驱动内容、数据驱动管理。通过全面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热点分析,帮助媒体更加准确、快速地进行报道选题和策划;精准的内容推荐,为编辑记者的采编内容生产和深度报道提供关联素材帮助;用户画像和智能推荐算法,为新媒体受众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全面的传播分析,及时准确把握报道反馈和舆论演化,同时为媒体传播影响力评估提供科学量化的数据支持。大数据技术和报社的应用场景相结合,追求实效,为报社的全流程业务提供应用支持,帮助报社进入智慧媒体时代。
  记者:H5产品研发是当下热门,据说方正电子也专门开发了适合媒体的H5应用,请您谈谈它有哪些优点?
  郑伟:
H5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成为融媒体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在技术研发中,我们希望传统纸媒生产过程、网站生产过程、“两微一端”生产过程以及融媒体产品等,统一进行生产、统一进行内容审核管理。我们在超融合解决方案中提供了H5、音视频等丰富的集成工具集,来完成融媒体产品的制作。
  以往存在一个问题,新媒体内容,尤其是两微的内容生产都在孤立的系统中完成,流转、审核、版本管理往往会脱离报社的统一流程,这一情况带来了很多问题和不便。而我们的工具集希望能够和整个报业的融合生产平台实现一体化、集成化,制作过程统一、审核过程统一,也就是说,通过一个融合生产平台能够实现文字、图片、版面、视频、网页、H5统一的生产和审核发布过程,这是我们和一些独立的第三方H5产品比较大的区别。
  在报业的融媒体产品中,H5的使用特性要比一般个人用户的使用特性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基于多年来在排版领域的技术积累,我们推出了方正飞翔H5数字版,是完全针对报业、出版领域的应用特点来设计的,它既可以作为报业集团融媒体生产的一个工具,也可以面向出版机构甚至个人,来制作复杂的H5产品。在产品设计方面,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和模板,报业的从业人员使用这一软件创作H5产品时,会更加方便,效果也会更加多样化。
  记者:您认为是什么使得方正电子可以在服务报业的30多年里,一直与报业牵手共进?
  郑伟:
首先,这是我们的定位决定的。方正电子从成立之初,就把成为“中文信息处理的领导者”作为我们的使命。秉承王选老师“科技顶天,市场立地”的宗旨,通过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来带动产品研发,满足报业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不同需求,这是方正电子一直以来的追求。同时,我们也得到了行业协会,以及很多用户的支持和帮助,一起携手为报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另外,我们非常关注报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跟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大量的用户需求调研,对用户应用模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进而提出面向未来的应用方案,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行业,了解用户需求,做出的产品才能够真正吸引用户、满足用户发展需要。
  记者:您谈得最多的就是“超融合”这一解决方案,请问,这一解决方案目前在报业的应用情况如何?
  郑伟:
“超融合解决方案”获得了很多报社的认可。从去年开始,无论是省级媒体,还是地市级媒体、行业媒体,很多用户都采用了“超融合解决方案”。比如,上海报业集团文汇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以及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廊坊日报社等,都采用了这个解决方案,对他们的媒体融合之路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记者:您在方正电子工作了20多年,与报业直接打交道也有很多年了,想问一下,您如何看待报业目前正在进行的融合发展以及转型升级?
  郑伟:
报业转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转场升维”的过程,向融合媒体、新媒体转场,向政企服务、数据服务、媒体智库、智慧城市等新商业模式转场,通过新兴技术的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报业的“维度”。在这一过程当中,对于行业的每一位从业人员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觉得,在报业转型中,通过新技术的推动、组织模式的变革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一定能够实现报业转型,迎来报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记者:作为一家企业,方正电子持续多年在业内保持领先,是哪些因素让方正电子做到了这一点?
  郑伟:
首先,这和一个公司的使命感和企业文化有着很大关系。方正电子是北大创办的一家企业,创始人王选老师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方正电子的企业文化,我们始终把为报业做好服务、推动报业发展,作为公司的使命和宗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次,作为一家企业来讲,我们所有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的推动力都源自于行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行业需求的刺激带动我们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这些新产品在报业的应用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骄傲和自豪感。这种使命感和自豪感激励着我们不断与报业一起,通过更好的互动、更深入的结合,为报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我们始终坚持“技术顶天”的理念,在基础技术的研究方面,比如中文信息处理、音视频处理、多媒体处理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我们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和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合作,他们所做的更加基础的技术和模块,通过我们的理解和应用,与我们的产品结合在一起,能有效增强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
  技术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很多技术,是完全可以在其他行业和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的。比如这些技术在出版行业、互联网行业,在信息管理、互联网信息安全等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我们在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方面的一些技术,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稿、辅助创作等领域,方正电子的技术也走在国内最前端。
  记者:方正电子的技术人员主要来自于哪里?
  郑伟:
我们的技术力量中,有一批多年服务于报业、对报业非常了解的技术带头人,他们对报业业务和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团队彼此之间还有很好的互动和融合,推出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报业整个业务流程非常好地衔接和融合在一起。
  每年我们还会通过知名高校的校招计划,选拔一批优秀的多领域毕业生,补充到产品、研发和服务队伍中,以保持技术团队的活力和创新力。
  记者: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更新迭代周期也越来越短,对于后来者的追赶和竞争,方正电子有没有感到压力?
  郑伟:
这样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讲,不仅仅是压力,也是动力。如果一个企业既没有压力也没有挑战,它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因为现在新的技术发展变化非常快,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在前沿技术方面投入研究,这些研究让我们在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再加上我们对行业应用的深入了解,能帮助我们实现对报业持续的技术支持。所以,压力对我们来讲,就是最大的动力。
  责编/邓应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6月(上)P38-40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