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半岛网
202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该法强调了民营经济的地位、权益保护、公平参与竞争等多个方面。
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涉及的刑事风险防控、刑辩案件办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具有相对不平衡的特点,民营企业的发展迅速但因应区域经济规律,在刑事风险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借此西部律师研修计划之际,大成北京总部刑事专业组在2025年10月27日下午举办第30期大成刑事汇,与来自宁夏、贵州、陕西、四川、重庆等地的研修律师,就涉及到民营企业家的刑事案件辩护经验共同研讨。
研讨会由刑事专业组合伙人王梓娜主持。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大成刑事专业委员会牵头人、大成北京总所刑事专业组联合负责人娄秋琴在研讨会上呼吁积极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文本走向行动,通过转变司法理念、细化办案规则,切实将保护民营企业的法律条款转化为司法实践,为民营企业营造安全、可预期的法治环境。随后娄律师结合其成功办理的某非法采矿罪案例,分享了宝贵的辩护经验:一是要深入研读矿业政策法规,精准把握“非法性”的认定标准;二是要善于运用司法鉴定和专家意见,对涉案矿产品价值、矿产资源破坏程度等关键证据进行有效质证;三是通过切断因果关系,准确界定罪与非罪。她以其亲身实践证明了,唯有将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坚守公平正义的决心相结合,才能在最复杂的案件中有效维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真正服务于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总所刑事专业组联合负责人张志勇以一起亲办的案例,分享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如何维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张志勇认为这是一起当地民营企业家信赖政府,相信政府,边建设边开发边审批,符合当地的政策和办事流程,且政府已经将案涉土地改变为建设用地,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根基已经不存在。另外,此案在程序、鉴定意见等程序和实体方面,均存在问题,而且侦查机关隐匿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司法机关应该遵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对已经接受行政处罚的行为,不应再动用刑事手段。通过强有力的辩护,虽然没有判决无罪,但也达到免予刑事处罚的效果,实现了有效辩护。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梓娜剖析涉医、涉药领域的诈骗案件的辩护核心和法律难点,以其代理的“河南某涉中医药诈骗案”为样本,谈到该领域案件定性极易因关乎生命健康而产生偏重。但中医理论体系具有“不可证伪性”与流派差异性,难以用单一科学标准验证,这使得“虚构事实”的诈骗罪核心要件无法被证明,也就拥有了辩护和说服的机会。同时,在中医药领域,消费者对“调理”效果的预判与自我答责心态,也应成为刑法介入时的重要考量。
她呼吁,司法应严格区分受刑法规制的诈骗与由民事法律调整的商业夸大宣传,审慎界定法律与认知的边界,避免轻易将经营纠纷刑事化,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

重庆海力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韩佳成作为与谈嘉宾指出,在新出台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背景下,此类研讨极具现实意义,分享的辩护方法论与维度思考,为律师代理涉民企刑案、筑牢企业刑事风险防火墙提供了重要借鉴,有力推动了此类业务的专业化发展。

贵州乾锦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龙沼在会上表示,中西部民企在推动地方发展中作用关键,但面临因经济发展阶段认知差异和区域司法特点带来的独特刑事法律风险,如土地使用、融资担保领域易涉刑。他指出,民企权益保护刑事辩护需钻研涉企罪名辩护技巧,更要厘清刑民界限,同时认为中西部律师需走专业化与发散思维结合的发展路径,以优质法律服务护航民企发展。

宁夏顺悦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思颖表示,各位资深律师的分享深刻揭示,刑事辩护不仅是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成功的基石在于将“敬业”与“专业”融于一体。敬业,是态度。它体现为对案卷的反复研磨、对细节的极致推敲、与当事人的真诚沟通,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坚守,绝不轻言放弃。专业,是根基。它要求我们精通法律,策略精准,在程序与实体中为当事人构筑坚实防线,用法律技艺将敬业精神转化为有效的辩护成果。唯有二者兼备,方能不负所托,真正履行律师的职责与使命,成为当事人权益的忠诚守护者。

陕西诺久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白艳丽认为,娄律师关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分享让其意识到,西部律师在服务民营企业时,既要吃透政策法规,也要善用技术手段破解办案难点。例如通过专家意见、数据资源对关键证据进行质证,在“非法采矿罪”等案件中精准界定罪与非罪。西部企业更需要法律人提供“可预期”的保障,希望借助大成平台资源,整合专家、鉴定机构等力量,把宏观政策转化为具体案件中的辩护策略,为本土民营企业筑牢法治防线,助力他们行稳致远。

四川德珩言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曾丽表示,当前,《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为辩护提供了重要法律支撑。首先立足西部实际情况,部分案件存在“民事转刑事”倾向。在今天的研讨会中,听取了几位刑辩大咖的分享后,我们西部刑事辩护更应当立足当地发展,考虑政策与法律双轨辩护,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及“慎捕慎诉”政策为依托,精准质疑关键证据效力。根据企业核心诉求制定差异化策略:总之,中西部涉民企刑案辩护需立足地域实际。同时应该进一步提高西部律师刑事辩护的专业化。

大成北京总所刑事专业组负责人于兴泉对本次研讨会做最后总结。

于兴泉指出,我们刑事律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涉及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的刑事案件,不仅要通过个案办理推动法治进步,宣传法治逻辑,还要对于各种形式的法律条文进行区分,对一些不具有执行力的法律规范,要发声呼吁提出修改建议。对于民营企业权益的保护,要从地位平等、财产平等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观点,提出立法建议,推动形成社会共识,做到实质性的平等保护。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