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信阳新闻网
借力资源、赋能产业
为响应国家关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号召,促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1月15日,“药惠保·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融合计划”发布暨战略合作签约会在成都高新区顺利召开,来自国药控股、壹树健康、恒瑞医药、盛迪医药、四川大学等企业和学界的代表和学者齐聚一堂,共探共建产业生态融合新路径。
会议由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指导,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上海壹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苏州医朵云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作为协办单位,分别派代表出席,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专家莅临指导,共同见证了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融合、创新药和商业健康险共建协力产业链的创新突破。
集众所长 共谋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新篇章
会议伊始,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发表致辞,指出成都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和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承载地。成都高新区构建“政府+保险+企业”模式,在针对生物医药特色保险产品开发、药械研发关键环节和上市后痛点保障等方面多举并措。“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及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日益成为基础医保的重要补充。此次‘药惠保·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融合计划’的发布,希望实现医药与保险的融合,使患者有更多途径获取创新药物,激发医药研发企业获取市场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增强公众健康保障。”负责人表示,“期待有更多创新药借由商业保险等多元化渠道,广泛惠及广大患者群体,促成创新生态的持续繁荣,为民众健康福祉筑起更加坚实的防线。”
国药控股全采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孔学东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孔学东表示,当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创新药研发已成为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创新药、创新疗法的推广和普适,以及患者用药可及性的提升,需要多行业、多角色的联动。基于此背景,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他表示,国药控股将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参与打造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药惠保”的发布,不仅将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创新药物和创新疗法,更标志着生物产业各端融合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国药控股全采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孔学东
“药惠保”计划启航 战略合作共筑健康未来
上海壹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宋怡然在进行“药惠保·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融合计划”的产品发布时介绍道,“药惠保”的发布,将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就医用药保障,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通过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据悉,该计划还将积极引导医疗机构合理、规范使用创新药,进一步增强医保体系的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民众构筑更加坚实的医疗保障防线,并充分整合多方资源,为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创造有利条件。宋怡然表示:“本计划旨在树立成都市高新区创新医药融合项目的模式标杆,通过各方合作,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创新样板,进一步支持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构建惠民、创新、可持续的健康生态。”
上海壹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宋怡然
在随后的签约仪式中,宋怡然、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成都盛迪研究所所长张辉、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副总经理丁文煜、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兼副总经理孙坚、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团体业务运营部副总经理周薇、苏州医朵云健康股份有限公司B端业务部总监王勤共同进行了“药惠保·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融合计划”的战略签约。
签约现场各方嘉宾
整合全局、闭环联动 创建生态“产业群”
当下,面对人口老龄化、慢病管理、医疗服务价格提升等多重压力,迫切需要生物医药、健康医疗产业的有机融合+多元化的支付机制的引进推广,助力产业生态网络搭建,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通过对政、企、学、研的全局整合,进一步衔接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缓解共担医保的支付压力。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药物政策与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胡明进行了“创新药可及性及多元支付机制”主题分享,表示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探索创新药多元支付路径和机制,是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药患者可及的重要保障。胡明认为本次项目全国创新设立“医、药、险”融合发展体系、创新药品多元支付机制的具有前瞻性探索意义,有助于发挥优势、资源借力、互为支撑、闭环联动,高效推动商业保险与创新药械产业协同跨越式发展和目标价值高预期实现,也期望在这次先试先行创新合作中探索出一条有效减轻患者负担、高效促进生产企业发展、实现保险机构真实医疗数据积累的新路径,从而为本地化的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打开新思路、新局面。
资源协调、彼此赋能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苏州医朵云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谷可军进行了“规范化患者管理与健康促进型商业保险发展的创新与实践”主旨演讲。谷可军指出,无论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市场需求维度,新型健康保险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机。通过弹性保障和医朵云智能AI患管系统及LLM工具链,实现患者沟通意图智能识别,调用工具链主动干预解决患者问题,降低患者参与患管门槛,提高患者主动参规范化患者管理意愿,让患者获得更多保障与健康获益,也为新型健康保险理赔风控提供了坚实护航,助推新型健康保险成为人民群众医疗健康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核保经理万诗雅分享了“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下的探索之路”:“我们相信通过医、药、保携手合作,会实现创新保险新跨越。此次‘药惠保’签约计划,结合未来更多保险企业的加入,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增强患者用药信心,延长患者生命链路,惠及更多中国家庭。”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旨在探明生物医药与商业健康险的政策落点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药惠保·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融合计划”将努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广告)
责任编辑:夏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