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第四届“海淀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首届人工智能应用与网络安全竞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信阳新闻网

  12月5日,由海淀区总工会与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第四届“海淀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首届人工智能应用与网络安全竞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颁奖仪式邀请了来自全区有关部门、街镇、高科技企业代表、市级主流媒体近200人现场出席。

  此次竞赛由海淀区委、海淀工匠学院、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培训中心等共同承办,共设置信息安全测试员竞赛、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竞赛、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竞赛、人工智能训练师竞赛、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竞赛等五大赛道,每个赛道设置一、二、三等奖。在信息安全测试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两个赛道,获奖人员还可获得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北京海淀)竞赛证书。
 
  自2024年9月赛事启动以来,累计吸引了全海淀区300多家单位的1000余名职工报名参赛,百余位选手进入决赛,其中,硕士占比32%,博士占比3%。决赛现场,来自百度网讯、旷视科技、小米、广联达、经纬信息、科大讯飞、九州安连、远江盛邦等海淀区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齐聚赛场,冲击竞赛至高荣誉,现场展现出激情与活力、实力与创意、理论与技术、策略与效率的完美融合。经过选手们激烈紧张角逐与评委专家公正打分,大赛最终评选出27名获奖选手。


 

  赛出海淀真风采,竞逐新质生产力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海淀区总工会主席李卫华在颁奖仪式中表示,此次大赛的举办,标志着海淀区在加快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是区域完善特色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海淀工匠学院的重要举措。大赛充分结合了海淀区的产业特色和人才智力优势,不仅为全区职工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技能和交流创新的平台,也展示了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前沿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坚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心和决心。
 
  砥砺精技之路,逐梦大国工匠
 
  多位获奖选手在现场表示,能参加本次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好成绩,倍受鼓舞、倍感荣耀。希望与更多的实战型技术同仁齐聚海淀工匠舞台,切磋技能,精进创新,为海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助理、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培训中心理事长邓延嵘对大赛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他提到,首届人工智能应用与网络安全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呈现出报名人数多、覆盖范围广、技术前沿、创新性强等突出特点,充分体现了广大海淀区职工对技能提升的热情以及对“工匠精神”的践行。
 
  大赛赛道设置覆盖了海淀区现阶段人才需求量大、技术迭代速度快、高技能人才集中的重点工种。参赛职工展现了对技术的深入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为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行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海淀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体系中做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也是海淀区结合区域产业基础和人才需求,深入推动新时代工人队伍改革,加快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一次成功探索,必将为海淀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为代表的战略性、变革性技术,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强,能够催生大量新兴业态,其发展不仅需要能够引领未来的顶尖人才,更需要大量的技术能力突出、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凝聚工匠精神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海淀区始终紧跟国家和北京市战略部署,正在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未来,海淀区将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营造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建设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力量保障。

责任编辑:张珺洁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