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经济 • 正文

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十年庆典

切尼尔能源:与中国LNG行业携手推动全球低碳经济转型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网

  值此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召开之际,又恰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UNFCCC)第二十六次会议(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和出口商切尔尼能源说,將继续引领全球天然气行业,与中国LNG市场合作共创,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全球低碳经济转型和发展。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的召开,旨在继续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挖掘外贸增长潜力,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17年,切尼尔在北京设立代表处。2018年2月,切尼尔能源与中石油正式签署了为期25年的液化天然气(简称LNG)供应协议。在今年进博会召开期间,切尼尔能源与中国中化集团于11月5日签署了一份LNG长约购销协议。中国中化从2022年7月起每年购买约90万吨LNG,之后增加到180万吨/年,协议期限为17.5年。同一天,切尼尔能源还与新奥股份签署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积极落实在今年10月份签订的每年90万吨、为期13年的LNG长期购销协议。同时,双方将在LNG船货碳标签、控制甲烷排放、碳中和LNG船货、碳汇项目投资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切尼尔能源还与中国顶级高校,科研机构,能源企业积极合作进行低碳项目研究,撰写行业报告,共同分享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收获,共同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天然气既是目前实现“清洁化、低碳化”的最优选择,又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能源。

  切尔尼认为,当下,全球进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能源低碳化进程深入发展,高效、清洁、低碳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而中国是全球改善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实践者,一直在按照实际情况迈出自己坚实的步伐。

  通过合作,切尼尔能源將自身在美国天然气上游供应方的行业主导优势,和国际LNG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技术优势,与中国经济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客观需求紧密对接,写下了全球在迈向低碳经济新时代的过程中,双边贸易合作的新篇章,成为中国与世界深化能源合作的桥梁。

  当下,全社会进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能源低碳化进程深入发展,高效、清洁、低碳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切尼尔积极采取行动,在全球LNG市场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为合作伙伴群体之间的纽带推动变革和创新。

  在与供应商和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中,切尼尔一直在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和采用先进技术,改善其工厂和上游的量化、监测、报告和核查(QMRV)手段以及减少甲烷排放。

  今年2月,切尼尔宣布,计划为所有客户提供货物排放标签——或称CE标签,通过CE标签向所有客户提供与其工厂生产的LNG货物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切尔尼强调,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激发天然气领域发展新动能,积极拓展天然气领域开放发展新空间,着力构建能源领域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共同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开放合作理念,进一步加强业界交流,增进互利共赢,为中外油气行业搭建桥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在全球油气市场剧烈震荡的严峻形势下,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确保天然气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天然气进口实现逆势增长,用实际行动为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从2020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将分别达到1800亿和3300亿立方米,届时将有超过一半的天然气消费缺口需要进口弥补。

  切尔尼认为,中国稳定增长的LNG进口需求将继续作为全球LNG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力量。一个更加稳定、安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市场有利于所有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全球未来的能源市场更是一个清洁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市场。未来在LNG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经贸合作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