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经济 • 正文

中国移动召开国企改革典型宣传媒体座谈会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网

  1月13日,作为国企改革典型企业之一,中国移动在京召开媒体座谈会。中国移动董事长、党组书记杨杰出席座谈会,向媒体介绍中国移动改革发展情况。

国企改革典型宣传中国移动专场媒体座谈会现场
 

  杨杰表示,伴随我国电信体制改革大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20多年来,中国移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产业变革趋势,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成为连续17年获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的8家中央企业之一、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11家中央企业之一。近年来,中国移动立足“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统筹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党建,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重要契机,深入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落地做实“5G+”计划,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经营业绩实现新发展、科创能力得到新提升。

中国移动董事长、党组书记杨杰讲话
 

  杨杰重点介绍了中国移动在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等方面的情况。争做深化国企改革“先行者”。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系统谋划公司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改革举措,构建匹配数智化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合力、活力。截至2021年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度达93%,提前完成国资委70%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国企改革重点任务,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围绕市场化导向,深入推进“三能”(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机制改革。系统优化公司组织运营模式,构建了协同高效的“管战建”运营体系,深化基层网格化运营改革。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依靠深化改革加速推动创新突破,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牵头组建5G创新联合体,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勇担现代产业链链长,担纲建设新一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一体四环”科技创新体系,公司技术类人员占比达30%,研发机构超10家,2019年、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达235亿元、295亿元,2021年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全力落实国家攻关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成中期目标,5G创新联合体攻关任务取得突破。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产业成熟度相对落后的2.6GHz和4.9GHz频段加快发展。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吸引超17万名内部员工和1.3万支外部创客团队参与创新创业。落地做实给政策给资源、出成果出人才“两给两出”,试点打造科研“特区”,建设“十百千”人才队伍体系,提升创新整体效能。

  顺应发展趋势,不断改革创新,促进中国移动做强做优做大,成长为全球网络规模最大、服务客户最多、盈利能力领先的电信运营企业。中国移动基站总数占到全球基站数量的30%,传输光缆长度2100万皮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20圈;中国移动服务9.5亿个人用户、2亿家庭用户,规模都是全球电信运营商第一,还为1500多万政企用户提供信息通信服务;成立22年来,中国移动累计上缴利税超1万亿元。近年来,加快建设信息“高速”,累计建设5G基站超70万个、约占全球5G基站35%。科学部署泛在融合算力网络,完善“4+3+X”数据中心布局,总机架能力超110万架。创新建设开放共享智慧中台,发布智慧中台AaaS统一门户,能力月调用次数超90亿次。创新运营信息“高铁”,丰富千家万户数智化生活,10个产品用户规模破亿。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生产,建设工业互联网、教育、医疗等9 one行业数智化平台,累计拓展行业应用6000余个,落地5G专网项目1800余个。

  从中国移动了解到,在不断加快自身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国移动持续推动改革成果与人民共享,让广大用户享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放心的信息服务。累计投入超590亿元,扎实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推动宽带网络覆盖全国99%以上行政村和99%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自2015年实施网络提速降费以来,手机上网流量单价降至2015年的二十分之一,大幅下调家庭宽带资费、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各项降费举措累计让利超4000亿元,惠及10亿用户和超千万家企业。全力支撑打击治理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拦截诈骗电话2亿余次、垃圾短信62亿余条,封堵涉诈网站139万个。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