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舆情 • 正文

高水平策划 分享式学习 多样化保障

——地市报提升采编队伍“四力”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摘要】践行“四力”、提升“四力”,是当前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地市报作为传统媒体,往往面临党报和子报多种功能定位、媒体融合与日常出版任务叠加、采编力量相对紧张等情况,对如何提升采编人员“四力”提出了现实考验。江苏省淮安报业传媒集团通过加强策划、学习、保障三种路径,推动增强采编队伍“四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关键词】提升“四力”   策划  学习  保障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践行“四力”、提升“四力”,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作品,是当前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光荣政治使命。2019年以来,江苏省淮安日报报业集团在强策划、强学习、强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增强采编队伍“四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持续高水平策划,引领“四力”提升
  在“策采编发评”全流程中,策划是新闻报道组织力的集中体现,处于引领地位。策划水平不高,记者即使跑断腿,也未必“下笔如有神”。淮报集团通过持续开展高水平策划,引领采编人员全面提升“四力”。
  1.策划贵在“发前人所未发”
  一个好的策划,不仅可以倒逼记者切实深入一线,提升脚力、眼力,而且可以促进记者开动脑筋,锤炼笔力,采写出“发前人所未发”的新闻作品。半个世纪前,淮安800多名青年勇士,同一天出发,同在一个团当兵,后奉命投身国家战备公路--新疆天山独库公路建设。从1974年到1983年,整整十年时间,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天山深处,包括淮安800多名勇士在内的上万名筑路官兵,克服重重困难,在人迹罕至的达坂上凿通隧道,树立起“中国公路史上的丰碑”,铸就了悲壮的“天山精神”。168位筑路官兵为此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其中有4人是淮安的“英雄儿女”。淮报集团抓住这一题材,开展“八百勇士天路筑梦”融媒体新闻行动,组织采访团队赴新疆、上海、安徽、湖北、江苏等省(区、市),两次重走天山公路,采访了100余名淮安籍筑路老兵及关联人。从2019年4月到9月,采访团队行程超4万公里,在集团旗下的《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推出报道54个版,在淮安发布、淮海晚报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播出视频28部。报道一经推出,就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被今日头条、澎湃新闻、江苏省委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平台转载。
  2.策划重在“发群众所欲发”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为群众利益发声是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将服务读者群众与提升“四力”结合起来?淮报集团以专栏策划为依托,在“发群众所欲发”上下功夫。淮安日报、淮海晚报分别开设“民生观察”“热点追踪”等专栏,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展开调查式报道。在策划实施中反复向采编人员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深入跑、跑深入,必须牢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任何事项都要采访到相关各方面代表,达成对问题的整体性把握。
  分享式学习,促进“四力”提升
  学习是提升“四力”的助推剂,不仅可以使采编人员深化对增强“四力”重要意义的认识,而且能够帮助大家找到更多增强“四力”的路径方法。
  1.以名家分享激发高远追求
  淮报集团把增强“四力”与新闻创优相结合,邀请多次参加中国新闻奖评审的江苏省记协主席周跃敏做客淮报,以《从新闻评奖看践行“四力”的重要性》为题,带领采编队伍科学认识“四力”的深刻内涵和相互关系,指出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不良现象和误区,对于采编队伍增强“四力”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作用。2019年以来,淮报集团组织系列名家讲座,激发了采编人员增强“四力”、创新创优的追求和热情。
  2.以互相分享掀起头脑风暴
  互动分享既有“自由命题”式的交流,又有针对具体人或作品的研讨。比如,针对新进人员多、年轻记者多的实际,淮报以青年采编人员群体为重点,举办青年座谈会暨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推进会,优秀青年代表交流增强“四力”心得,采编领导、老新闻人围绕增强“四力”谈问题、找原因、提希望,为青年采编人员提供了一场思想盛宴。围绕在重点报道中彰显“四力”这一主题,淮报组织采编人员集中学习新华社高级记者家冯诚的《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一书,并在分享会上交流学习心得,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如何做好重点报道,体现“四力”要求,养成特有气质。
  3.以竞赛比拼增强学习热度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进步。在践行“四力”要求中,淮报集团不仅注重向专家学、向书本学,而且注重在实践中学、在竞赛比拼中学。2019年全国“两会”后,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再发力,淮报集团适时举办“淮报融媒体记者聚焦淮安税务”新闻竞赛,组织近30名年轻记者一线练兵、竞赛。通过重点聚焦,年轻采编人员的“四力”得到明显提升。
  多样化创新举措,保障“四力”提升
  提升“四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采编人员自觉加强学习实践,更需要各媒体加强组织领导,以多样化举措保障推动“四力”提升。淮报集团主要通过总编带队、交叉作业、质量管控等创新举措,为有效提升“四力”夯实保障。
  1.总编带队
  提升“四力”不仅仅是对一线采编人员的要求,各平台的总编、副总编更是率先垂范,为采编人员增强“四力”当好榜样,同时发挥自身经验优势,对年轻记者“传帮带”。基于此,淮报集团2019年实施了“总编带队跑现场”活动,并在各媒体平台开设同名专栏,明确要求各平台总编、副总编常态化带领采访团队“跑现场”。在团队组织上,既可以总编策划选题后找记者“组队”,也可以记者带着选题找总编“搭档”。确定选题后,总编带队深入采访,然后对记者采写的作品进行修改打磨。从采访、写稿到改稿、定稿的过程,是业务交流的宝贵机遇,对采编人员提升“四力”产生了重要影响。2019年以来,总编辑、副总编辑带队跑现场40多次,采制了一批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高质量报道,极大促进了采编人员特别是年轻记者“四力”的提升。
  2.交叉作业
  践行“四力”要求,最终要落脚到新闻工作者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上。就淮报集团而言,约50名融媒体记者每天要为10~12个新闻版面和若干网、微、端提供内容,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记者为了满足供稿数量要求,往往已形成从体裁到题材的强大路径依赖,亟须提升“四力”,却又面临现实掣肘。对此,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淮报集团不仅通过重点报道体现“四力”,而且在常规报道上下功夫,其中让采编人员交叉作业就是一个创新之举。比如,工作通讯是党报最常见的通讯类别之一,对原淮海晚报的记者却是不小的挑战。借媒体融合契机,集团在淮安日报策划实施了“圆梦小康崛起江淮高质量跨越发展进行时”“发力重特大项目攻坚年”等专栏,并将一些稿件采写任务安排给原来主要为淮海晚报供稿的融媒体记者,推动他们跳出民生、社会新闻等“传统领地”,尝试采写“宏大叙事”色彩较强的工作通讯,提升从面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眼力”“脑力”,进而在民生、社会新闻语言与工作通讯语言的“表达碰撞”中增强笔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记者逐渐掌握了多种类型的新闻报道能力。又比如,党报评论一直是党报新闻宣传的“皇冠”,对评论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多年来淮报只有一两人负责撰写,评论人才青黄不接。根据这一情况,淮报集团进行了大胆尝试,组建主要有记者组成的近10人的评论写作小组,由有经验的评论员牵头,确定评论选题,分工安排撰写,集中研讨修改,收到了较好成效。2019年,淮安日报刊发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30余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评论员文章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其中有多篇出自从未写过评论的记者之手。
  3.质量管控
  淮报集团坚持在质量管控上下功夫,充分调动采编人员提升“四力”的积极性、主动性。2019年,集团对系列奖惩政做了重新梳理和调整,对向上级媒体投稿获得采用的优秀作品给予重奖;对主动撰写党报评论、时评的记者编辑,在绩效考核上给予倾斜,写出体现“四力”要求代表作的给予重奖。在差错追究方面,除了严格审校流程、加强新闻阅评外,还专门外聘老报人、老专家进行“捉虫”,并将差错情况全部公布上墙,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帮助大家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提升能力。
  (作者单位:淮安日报社)
 
  参考文献
  [1]管洪.全面提升采编队伍四个能力全力做好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J].中国记者,2019(01).
  [2]程庆民.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新闻队伍建设--为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提供坚强组织保证[J].人民论坛,2018(12).
  [3]武斌.融媒体背景下记者应具备的业务素养[J].青年记者,2016(05).
  责编/孙李
  《中国报业》杂志(2020年1月下刊)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