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经济 • 正文

以品牌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观察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经济增速,更要看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即要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产业和就业结构、微观经济活力、收入分配格局、居民收入水平、全球价值链定位、研发强度和创新能力等的呈现。反映在结构层面上的经济,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规模导向型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
  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即企业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活力。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按营业收入衡量的全球规模最大的500个企业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已经有129家企业来自中国,中国的全球500强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
  但是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在经历了40余年高速发展后,支撑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诸多因素开始逐步弱化。多年高速增长积累的结构性痼疾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生增长动能转换使得继续依靠要素投入的传统增长逻辑受到挑战,简单的以要素投入为特点的规模导向型的企业经营模式不再适用新时代的到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和寻找新的增长动能方面,我国发展模式需要从以往的速度规模型经济增长向质量效益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需要催生具备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全新的经济微观基础。尽管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规模上的崛起,但是我们的企业在投资资本收益率即价值创造方面还没有呈现出令人信服的表现,而拥有一批投资资本收益率高、能够创造价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如何打造具备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在这里,价值创造不仅仅是为股东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价值创造也包括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客户、供货商、社区等提供长久的福祉。这样的企业,不仅展示出市场价值创造的能力,更多展现出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实现美好的能力,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显然,单纯财务和市场指标(例如利润率、市值以及投资资本收益率等)只能反映企业一部分价值创造能力。我们需要能够全面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接受程度的综合统计测度,并以此为基准,将提升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在这个测度上的表现作为目标,全面提升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学的品牌创建模式加速企业升级
  企业品牌的创建能力和竞争能力,如果找到科学、系统的衡量方法,可以成为反映中国经济微观基础变迁的综合测度。令人振奋的是,由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沿着这一方向做了极具价值和开拓性的尝试。通过对两万多家中国企业的数据收集,全面运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以结果性数据替代先验性指标,该指数系统在研究工作的底层逻辑和品牌评价的研究方法等维度做了前沿创新和积极探索。例如,在计算中国企业品牌指数数值时,该系统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对企业“创新引领”“综合实力”“市场认同”“盈利能力”“社会责任”和“用户美誉”6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价。值得指出的是,这6个维度涵括了企业广义价值创造能力的方方面面,为新时代中国企业升级提供了价值引领和问题诊断。
  在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5G、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等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增长逻辑的当下,中国企业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以品牌发展为抓手,在正确的价值引领下,通过对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诊断和破解,中国必将涌现出一批走向世界的品牌企业,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3日 12 版)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