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推荐阅读 • 正文

典型报道写作中社交元素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摘要】典型报道既是时代的标签,也是精神传承的印记。多年来,许多经典人物形象和光辉事迹在媒体传播下感染并激励了广大群众。本文从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典型人物报道入手,探析其社交元素融入的呈现特点、内容构建和优势所在,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典型报道提供启示。
  【关键词】典型报道  社交元素  互动传播  共振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在“万物皆媒”的时代,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固有模式和话语体系面临质疑。典型报道应积极主动融入社交元素,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保持其动人的感召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当代海军”公众号发布的报道文章《亚丁湾,最不愿听到的一条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短短20天时间,阅读量为72860,点赞数为847。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篇文章较多地融入了社交元素。在此之前,天津港爆炸事故中的消防战士、维和部队中牺牲的战士等典型人物报道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媒体对典型人物报道的有益创新和探索。
  社交元素在典型报道中的呈现及特点
  1.标题上的聚焦感
  “题好文一半”,典型报道需要用好标题引发受众关注,在海量信息和碎片化阅读时代让读者有“戳开欲”,“聚焦”成为成功典型报道的共同点。所谓“聚焦”,就是在标题方面尽量做到使用能聚焦文章内涵的字眼,以此吸引受众眼球。《当代海军》在报道扬州舰军官王英帅未能在母亲离去之际回家的新闻标题是《亚丁湾,最不愿听到的一条消息》,中国军网报道维和战士牺牲时用的标题是《失去丈夫后,维和牺牲战士妻子说了两句话》,这样的标题干净凝练,聚焦亚丁湾和维和部队的人和事,不仅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设置了悬念,更重要的是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能打动人心。
  2.对话上的亲切感
  在新媒介环境下,典型报道中的“引用对话”值得关注。对话场景在文中再现,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社交属性与情感性相融合的特点,赋予了典型报道新的表意功能。无论是《亚丁湾,最不愿听到的一条消息》中王英帅发给母亲的“妈妈,难受得很严重么?一定要赶快好起来”,还是天津港爆炸事故中刘世嵻发给战友的那句“我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记得给我妈上坟”,这样直接截屏的人物对话可以直抵受众心灵,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让读者产生亲切感和真实感,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3.正文中的代入感
  除了微信对话截图和主人公朋友圈呈现,还需要用丰富的细节来激发读者的原生情感。比如,在报道天津爆炸事故中袁海的家人时,作者特意强调了这样一个细节:袁海爷爷手中拿着一支烟,却没有点燃:“为了救人救火牺牲的,我想得通,慢慢也就想通了。”作者没有直接写出爷爷的难过,而是用没有点燃的烟表现爷爷内心的悲伤,话语朴实无华,却更容易打动读者。社交元素的使用让典型人物的情感状态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获得转发量的同时也能起到影响社会认知的作用。
  社交元素在典型报道中的优势
  1.适应社交媒体属性提高点击率
  典型报道要想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首先要清楚核心受众是哪些人,他们常用的主体媒体平台是什么。《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12月,用户通过移动端社交应用获取新闻在所有渠道中占比达49.4%,已接近半数,超过传统媒体的总和。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每个人接触信息的边界、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信息使用的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诸如典型报道等特定信息到达用户的难度。
  上面提到的这些报道中,具有明显的用户思维与平台思维先行的报道色彩。从形象思维和用户思维出发,引起用户的注意和兴趣。比如,在《亚丁湾,最不愿听到的一条消息》展现王英帅母亲去世的情节中,直接使用了他与母亲对话的微信截图。微信聊天记录上显示的2017年8月25日凌晨1:15分拨通的电话竟然成了王英帅和母亲的诀别。同样,中国军网报道维和战士杨树朋妻子在他牺牲后和他战友的对话,也运用了微信截图。这样的信源会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典型人物不再是“高大全”的纸片人,更是富有生气和亲和力的普通人。同时,社交元素的引入让每天接触微信的受众倍感亲切,拉近了典型人物和受众的距离。这些效果的形成都是基于在受众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提前策划并有意识收集相关素材得来的。
  2.交流互动式传播拓展影响力
  互动传播是有传受双方的一种传播,而非单向度的传播。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社交媒体,更多地承载了媒体平台的功能。伴随对着微信公号发展的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了解新闻、参与新闻,用户可以对文章进行转发、评论留言、发送消息、点赞、打赏等,为用户传播新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也非常注重与用户的互动,有的留言达百余条,例如:网友“雪之浪”说:我17岁来到东海舰队!父母去世我都没有在身边!这是我一生的难过!但我父母总以我为荣!忠孝两难!网友“nothing”说:无法形容内心的感受,只是忍不住流泪。网友“男篮8号”说:愿好人好报,祝妈妈一路走好……用户留言在文章发布时及时放出,形成“副文章”,让用户在阅读文章后看到其他用户的评论,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产生共鸣,促进文章的二次传播。
  当然,这种交流互动也会有碰撞和辩论,比如在中国军网微信公号发布的另一篇文章《当两位军人接连牺牲后,她给军人男友写了一封信》的评论中,网友“了了”说:别轻易拿别人的伤痛来做自己文章的调料,灾难已过,看到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会徒增他们的悲痛,日子还要往前,说好的传播正能量呐?作者回复道:“他们的经历需要我们知道,我们的事业需要代代相传,此之谓正能量!”这样一问一答,不仅解答了用户的疑惑,同时也让发布文章的初衷更加清晰,在互动交流中升华典型报道的主题,提高典型报道的影响力。
  3.“转译”式呈现形成传受共振
  所谓传受共振,是针对新闻传播效果而言的。笔者认为,通过寻找两者在媒体使用习惯、情感表达、价值认同上的共同点,把原本的典型人物报道进行适当的“转译”,变为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是形成传受共振的重要方式。在融入社交元素的新闻报道中,这种转译工作做得比较成功。首先,从转译形式上,在典型报道中展示了主人公和相关人的微信聊天截图,以一种对话和社交化属性的方式叙述他们的事迹,令读者倍感亲切。其次,在刺激点上,微信朋友圈是个人比较私密的部分,人天生的好奇心驱动用户想看到这样的表达。典型人物怎么跟家人对话,他们的道德至上是通过哪些话语来展现的,这些都会引发用户极大的兴趣,从而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转载率。再次,在情感共生点上,转译工作把典型人物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亲情、爱情、友情成为连接用户和典型人物的桥梁。在这种情感表达背景下,用户与典型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媒介作为文化实践的传播形态,其功能不仅局限于信息生产,更重要的是围绕它所依托的介质和载体所产生的组织性、结构性的活动。以社交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全面介入社会生产生活,并重新解构社会性的生产关系。典型报道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重新焕发生机,就要积极向社交媒体靠拢。当前,社交媒体已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信软件,它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承担起了新闻媒介的角色,在这个大平台上,通过融入社交元素的典型报道,在真实性、贴近性、趣味性、互动性上比传统典型报道更胜一筹。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纸媒,典型报道最终还要靠真实的事迹、动人的情节取胜,社交元素的使用也是为此服务。正如美国学者马克·库珀所说:“内容的发布仅仅是新闻传播的开始而非结束,大众舆论可以像滚雪球般带动新闻持续发酵。”典型报道要想产生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影响力,需要用户主动阅读并分享,激发用户二次传播的意愿,适当合理地运用社交元素,不失为典型报道内容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参考文献
  【1】牛洁.澎湃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研究[R].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5).
  【2】任自灵.新闻信息传播的共振效应探析[R].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4).
  【3】李良荣.关于典型和典型报道[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90669.html.
  【4】李希光.新闻与写作[J].新闻与写作,2016(8).
  【5】陈卫星.新媒体的媒介学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6(2).
  【6】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责编/邓应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11月(下)P58-59

责任编辑:邱阳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