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兼有传播学、翻译学、外交学的特点。从传播学视角构建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并进行相关翻译策略研究,既跳出了译语与原语的两极局限,又体现了传播过程的整体性、能动性以及各传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积极互动。翻译研究要尽量脱离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和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结合起来。
[关键词] 传播学 民俗文化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强调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甘肃庆阳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节点,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文明史沉淀了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如何推动庆阳乃至中华民俗文化走出国门、推进民俗文化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成为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构建完整的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体系
传播学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信息传播过程存在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受众、传播渠道以及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以拉斯韦尔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将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如下:
1.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主体。(1)政府主体。政府是强势的传播主体,既是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组织者、监控者和管理者,又作为传播主体,直接策划并参与各种大型外宣活动。(2)相关从业人员,比如发起人、译者、双语编写人员、审稿人、文化评估员、多文化软件设计师、术语专家等,其中译者的主体性最为突出,对传播效果起决定作用。(3)企业主体。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通过编写、译介、推广、宣传自己工厂产品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从而向境外输出产品和服务。(4)社会组织。通过国际间文化、学术、宗教交流实现民俗文化国际传播。
2.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目的。一是向世界介绍庆阳、让世界了解庆阳,提升文化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庆阳形象;二是向国外推介庆阳民俗文化产品,促进当地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
3.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客体。即庆阳民俗文化及其内涵,主要包括香包、刺绣、剪纸、木版画、草编、皮影等工艺美术系列,庆阳秧歌、环县道情、民歌、荷花舞等表演艺术系列,传统庙会、节庆、地坑窑洞等黄土风情系列等。具体指民俗文化的载体民俗文化产品、蕴含于其中的文化内涵、当地旅游资源等。
4.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媒介。主要是指各类从事对外传播活动的传媒机构,包含海内外通讯社、出版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外宣媒体。
5.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受众。有政府、媒体、组织、个体等受众类型,他们在思维方式与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以及历史文化背景方面,与我国受众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是民俗文化国际传播重心所在。
6.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情境。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的场合与时宜,选择不同的时间与空间,意味着不同的传播效果与传播反馈,其选择应因人、因事、因条件等情境因素而异。
7.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效果。即民俗文化传播到受众之后,会促使他们改变想法或采取某种行动等。传播效果是检验民俗文化国际传播质量与价值的标准。
该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都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彼此影响,相互协调,整个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开放、能动的状态。从传播学相关理论出发,构建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可以为民俗文化国际传播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论支持,为民俗文化翻译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
从传播学视角进行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传播学是研究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上世纪70年代在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成为显学,之后被引入翻译研究领域。尤金·奈达主张把当代信息论相关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创立翻译传播学理论,指出翻译从本质上讲就是原文信息的跨文化传播,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参与信息传播的要素,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受众、信息反馈、传播噪音、传播环境、传播媒介等。沃尔夫拉姆·威尔斯指出,“翻译是一种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语际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过程。我国传播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后期,翻译学被纳入传播学领域进行研究。吕俊在国内首次把传播学相关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指出翻译过程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在不同文化与语言之间进行交换与交流的过程,翻译的本质是传播,其传播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实用性”五个特点。廖七一指出,诸如信息编码、解码、冗余、信道容量、传播渠道、传播噪音等传播学关键术语,为翻译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开辟新的领域。他提出,翻译研究的重心应该从作者、文本转向读者,更注重翻译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民俗文化国际传播把一国文化中最具特质的部分传向他国,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翻译研究要尽量脱离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在跨文化语境下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翻译研究必须和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结合起来。
选择合适的民俗文化翻译策略
在传播学视角下,我们可以把民俗文化翻译过程理解为在传播目的指导下,克服传播噪音干扰、合理评估传播效果、综合使用翻译策略、尽可能完整传播民俗文化内涵、实现传播目的的过程。民俗文化翻译实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内外有别”的原则。民俗文化翻译要考虑中外传播受体在风格、文化背景、措辞等方面的不同,做到既准确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又要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与审美需求。
2.“外外有别”的原则。不同国家之间同样存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差异。民俗文化翻译要防止出现同一个传播模式一成不变走天下的现象,防止出现对不同国家不做区分、自行其是、不问不管民俗文化传播实际效果的现象。翻译过程中应充实考虑各国、各地域的经济、文化、伦理、政治等方面的差异,提高民俗文化传播的针对性。
3.宏观翻译策略的选择。坚持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异化归化兼而有之的灵活变通策略。归化策略采用通顺、流畅的译语进行翻译,不惜牺牲原语文化特质以适应、照顾目的语文化习惯;异化策略则尽量保留原语文本所固有的风格和异国情调,故意打破、背离目的语语言规范以及文化传统,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在进行庆阳民俗文化的翻译时,我们主张采取异化为主、适度归化的翻译策略,尽量做到两者之间的灵活变通。在保留民俗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尽量迎合各类受众的口味、需求与兴趣,将真实的中国呈现给境外受众,获得他们的认同。
4.微观翻译技巧的选择。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译者可综合使用增词译法、减词译法、编译等灵活变通手法。增词译法指采用释、评、写等方式,增加原文有其意但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东西,做到增词不增意;减词译法指采取删减、合并、压缩等方式,在不影响民俗文化国际传播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剔除原文中目的语读者无需了解、难以了解的信息。编译指译者准确理解、选择原语信息,对原文进行内容增删、词序调整、意象替换等文本处理,而不是等效传递。
可见,从传播学视角构建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并进行相关翻译策略研究,既跳出了译语与原语的两极局限,又体现了传播过程的整体性、能动性以及各传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积极互动,把翻译定性为信息的跨语言、跨文化传播,注重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2015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5A-143)。
参考文献
【1】Lasswell,H.D.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SocialCommunication[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Nida,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3】Wolfram,Wilss.TheScienceofTranslation:ProblemsandMethod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4】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廖七一.翻译与信息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3).
【6】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