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深视智能全新背照式制冷sCMOS相机新品上市,突破灵敏度和噪声极限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半岛网

  摘要:深视智能全新产品sCMOS科学相机媲美CCD、EMCCD:18μm超大像元尺寸、260Ke-大满井容量、110dB高动态范围、0.45e-电子读出噪声,满足弱光成像需求。
 
  全新产品发布:sCMOS相机

  科学相机是研究和实验领域的重要的成像组成部分。这些相机采用sCMOS(科学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有助于确保获得最高质量和最准确的图像。
 
  在诸多对成像有着高要求的场景中,成像技术的提升一直是影响成像效果的关键因素。为适应弱光、高动态以及低噪声多波段的严苛成像需求,深视智能正式推出全新背照式制冷科学相机——Solis系列sCMOS相机。
 
  Solis系列sCMOS相机融合高性能BSI图像芯片、超低噪声控制与真空密封三大核心技术,致力于在极弱光条件下提取真实信号,为生物显微、天文观测、光量子研究等前沿领域提供可靠的成像解决方案。
 
  Solis系列两大核心产品
 
  01 核心产品-Solis B0465
 
  -为高分辨率显微成像优化-

  深视智能sCMOS相机Solis B0465采用背照式图像传感器以及定制多波段镀膜增强高透玻璃,显著提升光子利用效率,使其在190-1100nm全波段都具备良好的量子效率,峰值效率高达95%@560nm;像元尺寸6.5μm配合2048×2048分辨率,也是大多数显微成像的的金标准;全画幅分辨率下,最高帧率可达100fps,并通过USB3.1或10Gige接口实时传输至本地计算机;多级TEC制冷系统结合独有的真空密封技术,最大制冷温差达55°C,有效抑制了暗电流的产生。

天文观测

细胞成像

脑科学

共聚焦成像
 
  深视智能sCMOS相机Solis B0465凭借其高灵敏度与高分辨率,在低光照条件下仅需较短曝光时间即可获取高质量图像,有效降低光毒性,保护珍贵样本,广泛应用于活细胞成像、免疫荧光、超分辨显微及光片显微镜等领域。
 
  02  核心产品-Solis B518
 
  -实现单光子级弱光探测-

  深视智能sCMOS相机Solis B518专为极弱光探测设计,采用独家定制18μm超大像元的背照式图像传感器,其感光度较6.5μm像元提升约8倍,行业领先的最大260ke-满阱电子容量以及低至0.45e-读出噪声,有效提升信噪比和动态范围,在近乎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仍能捕获清晰图像。
 
  同样,sCMOS相机Solis B518采用多级TEC制冷系统结合全真空密封技术,制冷温差高达60℃,极大限度地阻止了暗电流的产生,确保在长曝光观测中依然保持纯净画质。

单原子观测

单分子成像

光致发光

超分辨成像
 
  深视智能sCMOS相机Solis B518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超分辨率成像、量子物理单光子探测等前沿领域,媲美EMCCD,且不受乘性噪声,增益老化的因素影响,实现了真正的单光子级探测。
 
  产品核心优势
 
  01 全新BSI架构,提升感光效率
 
  基于背照式芯片硬件,进一步优化传感器光电转换效率,最大化提升弱光信号的捕获与转化能力,让细微光信号也能被精准识别,最终实现高灵敏度成像效果。
 
  02 真空密封技术
 
  全系采用深视智能自研的焊接式全真空密封封装工艺,较传统的橡胶密封圈,稳定性和真空有效性有了极大提升,将漏气率控制在10E-9Pa.m3/s以下的行业领先水平。
 
  03 低噪声控制技术
 
  Solis系列sCMOS相机搭载多维度低噪声控制技术,从“抑制噪声产生”到“降低信号干扰”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深度制冷方案,精准抑制相机暗电流噪声,即便在长时间曝光场景下,也能避免噪声累积影响成像质量。 另一方面采用超低读出噪声设计,部分机型读出噪声可低至0.45个电子的亚电子级,等效高端EMCCD性能,最大程度减少信号读取过程中的干扰,确保极弱光环境下(如荧光显微、光量子探测)也能输出纯净、真实的成像信号。
 
  04 匠心工艺,可靠品控
 
  在产品性能、可靠性、稳定性方面,Solis系列sCMOS相机通过核心部件层层筛选,整机多轮严苛测试等工序延续深视工业产品的严密品控体系,确保每一台设备满足客户要求。
 
  场景延伸:不止于弱光成像

  深视智能Solis系列sCMOS相机及配套软件现已开放咨询与预订。我们同时提供基于CMOS芯片的深度定制服务,欢迎全球高校、研究所、天文台及OEM伙伴携手打造专属成像系统。 我们深信,真正的技术突破源于对科研需求的洞察,成于对极致的追求。在探索未知的路上,深视智能愿成为科学家最可靠的眼睛。 下期,我们将为您带来全新Solis系列sCMOS相机的成像效果,敬请期待!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