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骆驼开创银胶防晒服饰新时代,创新科技引领户外运动潮流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年4月,骆驼荣获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授予的“中国银胶防晒服饰开创者”市场地位确认。

  近年来,消费者健康意识显著提升,运动爱好者群体不断壮大,户外运动从小众活动变为大众喜爱的休闲方式,有力推动了冲锋衣、登山鞋等专业户外服饰装备市场的繁荣发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5425亿元。随着更多中国品牌凭借设计与科技登上国际时装周舞台,中国运动鞋服行业内掀起了“国潮热”,国货品牌加速崛起,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5989亿元。
 
  当下消费者对专业户外装备需求的不断升级,防晒指数、防水指数、透气性、防风、耐磨等专业指标已成为消费者选购的关键考量因素。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骆驼率先将银胶涂层技术应用于户外服饰,开创了银胶防晒服饰的新时代。
 
  基于艾媒自主研发并获得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立项的CMDAS大数据系统监测及严格的调查,以及对中国(不含港澳台)银胶防晒服饰行业研究比对的结果进行统计确认,骆驼荣获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授予的“中国银胶防晒服饰开创者”市场地位确认。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是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数据挖掘与分析机构,以自主研发的CMDAS大数据监测系统(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6B010110001)和AI智能分析引擎为核心,构建了覆盖135个国家和地区、10000+行业细分领域的全球实时数据网络,监测3000余项核心商业指标,打造新经济产业的“数据气象局”。艾媒咨询深度洞察行业前沿领域,以“全球产业数据库+AI算法”双轮驱动,为企业提供精准市场洞察与战略支持,赋能全球化增长。旗下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通过iiMeval大数据评价模型,为新消费品牌提供权威评估与消费指南,引领行业标准。

  骆驼银胶防晒服饰:防晒科技的创新突破
 
  骆驼首次将银胶防晒应用于骆驼的防晒衣系列,如“凉感原纱”系列防晒衣。这些产品不仅具备高效的防晒功能,还结合了凉感面料,适合户外运动和日常穿着,开创了户外防晒新思路。其中,银胶帽檐采用特殊的银胶涂层技术,能够有效反射紫外线,提供高效的防晒效果。这种技术不仅保护面部和颈部免受紫外线伤害,还通过加宽帽檐设计,进一步扩大防晒面积。值得注意的是,骆驼银胶防晒服饰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环保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这种设计不仅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还提升了产品的可持续性。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户外运动品牌,骆驼一直专注于休闲与户外领域的产品研发设计,品类涵盖户外、运动、男鞋、女鞋、男装、童装、露营装备等,致力于满足全球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为日常休闲和户外运动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2025年4月18日,骆驼在抖音平台直播召开线上发布会,即将推出中国首款ePE膜无氟冲锋衣。这款冲锋衣的发布,标志着骆驼在户外服饰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创新。ePE膜无氟冲锋衣采用的是ePE膜(膨体聚乙烯)面料,具有高密度纳米级微孔结构,既能有效阻挡雨水侵入,又能让人体排出的汗液湿气顺利排出。相较于传统冲锋衣面料,ePE膜采用无氟材料,更加健康环保,能够确保产品舒适性能出色且持久耐用,真正实现了环保与性能的双赢,高度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此外,其致密孔隙形成类似迷宫的结构,可有效抵御强风,尤其适用于高海拔登山或强风环境。值得一提的是,ePE膜比传统ePTFE(如Gore-Tex)更轻,能使冲锋衣整体重量降低10%-20%,进而减少长距离登山时的体力消耗。

  此次推出的ePE膜无氟冲锋衣,是骆驼技术革新与环保理念深度融合的成果。传统含氟防水透湿膜材料(ePTFE)虽然具有优秀的防水功能却难以降解,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骆驼膨体聚乙烯ePE膜的出现,不仅轻盈、纤薄、强韧,而且不含PFAS,生产过程无溶剂,可有效减少碳足迹排放,此外,这种无氟材料通过纳米级微孔结构实现防水透气功能,骆驼品牌面料工程师叶利萍表示,这款冲锋衣的发布是骆驼在“立足环保,追求性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材料革命到产业升级,骆驼正推动中国户外装备从“制造”向“智造”跨越。未来,随着更多环保材料的应用和技术创新,中国的户外服饰科技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占据更重要的地位。骆驼也将继续秉持创新科技为引领的理念,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探索环保科技的新边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环保、舒适的户外装备,助力中国运动鞋服产业的蓬勃发展。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