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信阳新闻网
当中国科技企业在创新赛道上加速突围时,一场针对本土创新企业的舆论战悄然上演。近日,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超科技”)在遭遇不法人士有组织抹黑的同时,却以硬核技术实力接连获得国际舞台认可与地方政府的产业合作邀约,击碎一切不实谣言。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是东超科技当下面对舆论的一句真实写照。某机构通过多平台自媒体矩阵,将东超科技创业初期的个别专利无效案例恶意放大,刻意忽略企业后续数百项核心专利的布局与海外认证,炮制出“核心技术无效论”的谣言。
然而,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东超科技已构建838项知识产权矩阵,其中527项专利覆盖中美欧日韩等12个经济体,更斩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等认证。企业通过建立“三级联动”知识产权防护体系,在空气成像领域筑起技术护城河。
事实上,此类抹黑行为正是通过编造爆点、操控评论、流量变现形成完整利益链,对专注研发的创新型企业构成系统性伤害。东超科技遭遇的“围攻”事件,正是这条灰色产业链的典型样本。
在谣言四起之际,东超科技的技术实力却在国际舞台获得真金白银的认证。今年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考察东超科技展区,亲身体验其“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并对中国科创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表示赞赏。
与此同时,不法团队的恶意抹黑,与地方政府调研后的高度认可形成鲜明对比。今年3月17日,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长马煜洲率队考察东超科技,明确提出产业合作意向。他指出:“南昌当前正加快布局新兴产业,东超科技的核心技术与南昌在虚拟现实、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希望未来双方能在产业融合等方面深化对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关键阶段,像东超科技这样具备原创能力、形成技术护城河的高成长企业,理应被保护、被鼓励、被尊重。维护一个清朗的营商环境,已经不仅是单一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行业、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
当创新成为国家竞争的新质生产力,守护这些突围的科技尖兵,就是守护中国产业升级的未来。这场科技与谣言的赛跑,终将用事实给出答案。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