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广州市茗妍化妆品有限公司海洋精萃美妆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信阳新闻网

  2025年4月10日,“创新引领 竞逐蓝海”广东省湛江湾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及动工系列活动,在广东省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举行,不仅集中展示了湛江湾实验室科研成果,更是呈现了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旭东,湛江市政府副市长何嘉旻,湛江市政协副主席、湛江湾实验室主任欧先伟等参加了揭牌仪式及系列活动。

  湛江湾实验室是粤西首个广东省省级实验室,2018年11月获得广东省政府授牌,实验室是在广东省登记设立的事业单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以湛江市人民政府作为建设主体,主要依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单位共同建设。活动现场,湛江湾实验室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集中揭牌了海洋精粹美妆联合实验室、海洋渔业行业数据空间、海洋装备防腐防污新材料联合实验室。

  广州市茗妍化妆品有限公司和广东茗铧智妍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海洋精粹美妆联合实验室,此次在政府与科研机构领导们共同见证下揭牌成立,并依托广东省湛江湾实验室的海洋生物科研优势,聚焦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在防晒、祛痘等六大美妆领域深度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标志着中国化妆品行业在海洋生物科技领域更进一步向自主创新的新阶段迈进。

  海洋精粹美妆联合实验室核心技术将突破行业历史并产生行业重大意义:
 
  一、打破原料“卡脖子”困局,重塑产业上游生态
 
  中国化妆品行业长期依赖进口活性原料(如欧美垄断的玻色因、麦角硫因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海洋精粹美妆联合实验室将通过海洋微生物高通量筛选技术、深海藻类靶向萃取技术及极端环境生物仿生合成技术,从南海深海热液区微生物中提取出新型抗衰多肽(MPA-7),其抗氧化能力较传统成分提升300%,且具备低致敏特性。此举将推动国产化妆品从“配方组装”向“源头创新”转型,重构全球美妆原料供应链大格局。
 
  二、绿色制造引领可持续发展
 
  将海洋生物废弃物循环利用形成体系,将渔业加工废料(如鱼鳞、贝类外壳)转化为高纯度胶原蛋白与甲壳素,使原料成本降低40%,碳排放减少65%,为全球美妆行业提供“蓝色经济”范本。

  将对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影响:
 
  一、技术输出改写国际竞争规则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占地球海洋物种15%),此前却因技术滞后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该实验室的成立,使中国首次在“海洋源性美妆成分专利池”构建中占据主导地位。据预测,其成果将在5年内带动国内相关原料出口增长200%,使欧美企业从“技术输出方”转为“合作采购方”。
 
  二、将解决发展中国家共性痛点
 
  针对东南亚、非洲等高温高湿地区消费者的痤疮、光老化等问题,实验室开发的热带海洋真菌抑痘复合物(TMF-3)及低成本生物防晒剂,可通过技术授权模式快速落地,助力“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本土化美妆产业链。
 
  三、推动行业标准全球化
 
  实验室将联合国际化妆品化学家学会(IFSCC)发布《海洋活性成分安全评估指南》,将“海洋生态兼容性”纳入化妆品原料评价体系,倒逼欧盟修订REACH法规中海洋生物成分的监管框架。
 
  未来展望
 
  广东省湛江湾精瘁美妆联合实验室将在“政产学研”支持下协同创新,计划在2026年筛选多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做美妆研究。到2030年有望凭借海洋生物科技优势,在全球功能性化妆品市场份额影响中国美业从目前的12%提升至35%,真正为实现中国从“美妆制造大国”向“美妆科技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作出贡献。
 
  (本文数据来源:湛江湾实验室2025年度报告、中国化妆品协会产业白皮书、湛江云媒)
 
  (广告)

责任编辑:唐珩 审核:高海仙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