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摄影 • 正文

“枫”从草原来丨第四届 “中国兴安盟·五角枫杯”世界疏林草原摄影展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网

  初冬的北京天清气朗,鸽哨回荡。12月1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楼内传出悠扬的蒙古族长调《阿木古楞》,身着靓丽民族服饰的乌兰牧骑演员浅吟低唱,在他们震撼的传统歌声中,第四届“中国兴安盟·五角枫杯”世界疏林草原摄影展正式启动。此次摄影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兴安盟委员会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摄影报社、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科尔沁右翼中旗委员会宣传部承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的重要指示精神,用文艺赋能北疆亮丽风景线文化旅游影像名片和摄影艺术新高地,讲好中国内蒙古生动的图片故事。

乌兰牧骑的歌声开启第四届“中国兴安盟 五角枫杯”世界疏林草原摄影展
 
  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陈瑾,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编辑陈奇军,中国摄影报社副总编柴选,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委宣传部副部长孙震,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雪娇,科右中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胡日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文旅局局长唐娟,内蒙古科右中旗乌兰牧骑演职人员及20余家在京媒体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摄影报社社长梁克伟主持。

嘉宾合影
 
  柴选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自2021年开始,根据中宣部的指示要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兴安盟五角枫摄影大展已成功举办三届,经过各方努力,活动已成为摄影界重要的生态摄影活动品牌。如今,第四届“中国兴安盟·五角枫杯”世界疏林草原摄影展经过全新升级,运用影像手段在传播内蒙古兴安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将鼓励大家把镜头对准科右中旗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借助摄影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蒙古族女歌手演唱《“枫”情马镇》
 
  孙震在致辞中表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曾经是国家级贫困旗县、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多年来,科右中旗全面打造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有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和旗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届“中国兴安盟·五角枫杯”世界疏林草原摄影展的启动,将进一步提升科右中旗“疏林草原、枫情马镇”全域旅游名片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科右中旗带来新的理念、注入新的动力、创造新的机遇。
 

嘉宾媒体共同见证
 
  唐娟为在场媒体深入推介了科右中旗这片广袤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五角枫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形成了独具五叶的特色枫叶,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摄影家的拍摄,更在防风固沙、调蓄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科右中旗向中国摄协捐赠非遗作品
 
  启动仪式上,陈雪娇代表科右中旗向中国摄协捐赠非物质文化遗产皮雕皮艺幅作品《抬头见喜》。该作品生动展示了科右中旗的自然之美、产业之美和文化之美,体现了科右中旗在脱贫攻坚过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宣部为科右中旗谋划的“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发展思路。陈瑾代表中国摄协接受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为了把五角枫这篇文章做好,过往的三届摄影大展邀请国内外优秀摄影家赴科右中旗采风,面向全国征集反映疏林草原生态景观等内容的摄影作品并进行巡展,为科右中旗五角枫走出内蒙古,享誉全国、打造亮丽新名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片广袤丰饶的土地上,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文化犹如繁星,历经世代传承而愈发璀璨夺目。这些作品不仅深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更以独特的影像魅力生动诠释了这片土地的无限风情。通过摄影活动的举办成功塑造的一张张文旅名片,不仅生动地展示了内蒙古的壮美风光和独特文化,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共同谱写着内蒙古新时代的华美篇章。
 
  据悉,本次摄影展分别以“五角枫看世界”“五角枫下非遗美”为主题,面向全国征集反映中国兴安盟行政范围内绿色生态环境、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俗活动等内容的摄影及视频作品。特别征集以五角枫为主题的生态摄影及视频影像作品。截稿时间至2025年7月31日。

  (文:刘继章、赵晨  现场图:张双双)

  兴安盟图赏

 

代钦塔拉五角枫 苏德格吉日呼 摄
 

婀娜多姿的莫日格勒河 熊伟 摄
 

东方白鹳 张嘉海 摄
 

万马追枫 李金玲 摄
 

直播卖牛 傅义增 摄
 

枫林我成长的摇篮 苏德格吉日呼 摄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盛国强 摄
 

枫情草原非遗绽放 田福良 摄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