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东方网
如今,随着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低碳”和“绿色”日益成为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发展共识。
30余年来,以岭药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之中,积极在公司上下营造绿色环保的良好氛围,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既有利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
因此,以岭药业连续荣获多项荣誉,包括“高质量发展下的ESG最佳人文关怀奖”,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以岭药业报送的《继承创新、造福人类——以岭药业践行ESG理念 打通中医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经络”》案例入选“大健康领域品牌信用建设典型案例”等。
“以”治为基,“岭”承经营风采
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以岭药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始终秉承以“继承创新、造福人类”为企业宗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专注于乡村振兴、社区建设和全民健康等慈善公益事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贡献源源不断的以岭力量。
近年来,以岭药业依托产业、技术等优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国建立50余个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人口的收入,也保证了中药材质量。这种模式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统一,为中药精准帮扶提供了宝贵经验。
健康帮扶方面,疾病导致的经济负担是最突出的因素之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持续补齐的民生“短板”,以岭药业经常在农村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和捐赠药品活动,帮助当地培训基层医生、捐助医疗设备,多措并举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以”绿为卷,“岭”会自然之美
以岭药业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之中,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积极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在公司上下营造绿色环保的良好氛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守护绿水青山。
在2023年,衡水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开始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该项目设有光伏车棚和屋顶光伏,可以产生大量电能;全厂生产优先使用光伏发电,利用光伏发电达到降低碳排放目的,2024年初完成二期项目建设,预计光伏发电项目一二期每年可产生电量534.68万kW· h,有效节约了能源资源。
以岭药业还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废水污染控制程序》,确保废水排放达标准、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并通过采取中水处理再利用、蒸汽冷凝回收等多项节水措施有效管理水资源。2023年,以岭药业进行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顺利通过市水利局验收,水平衡测试达到合格一级标准,水重复利用率为97%,达标排放率100%。
“以”药为引,“岭”航健康明天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岭药业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科研实力。目前,以岭药业研发上市的创新专利中药已有14个,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其中10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矩阵。
同时,以岭药业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为核心,从人员、厂房设施、设备等要素着手,构建“全品种、全方位、全过程、全数据、全人员”的“五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追溯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理等十项管理体系,确保上市产品质量安全,坚决守牢药品质量。2023年,公司荣获“第十二届河北省政府质量奖”。
“以”人为本,“岭”创美好家园
以岭药业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将员工视为公司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保障员工基本权益,重视员工帮扶关怀,助力员工成长成才,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招聘原则,创建层次丰富的外部招聘渠道,选用灵活多变的招聘方法方式,提升引进人才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以培养和激励发展人,以文化和氛围留住人,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
此外,以岭药业还搭建了员工发展的“双通道”机制,建立管理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评价和选拔机制,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岗位工作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划分员工序列,明确各岗位职级认定标准,形成职级动态管理机制。
期待以岭药业能够继续书写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精彩篇章,为构建更美好的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广告)
免责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