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合肥日报
创新实施积分兑换制,推行喜事新办、白事简办……今年以来,我市多个乡村创新举措,在培育文明乡风、破除陈规陋习、丰富文化生活上下功夫,丰富移风易俗活动内容,让文明新风拂面更润心。
“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你好,麻烦帮我登记一下!”9月7日下午,记者在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里看到,村民们正拿着文明积分手册,排队等待登记。“房前屋后干净加2分”“参与乡村治理加2分”……村民们参与的一件件好事被记录在册。
据介绍,为调动村民们参与积极性,东瞿村实行“积分制”推动乡村文明新风尚。该村给每户家庭建立积分档案,村民们在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方面作出贡献,就能获得相应积分。“村民获得的积分可以在村里的文明积分超市兑换日常所需用品。积分兑换实行一年两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东瞿村党总支委员阮静说。
在东瞿村文明积分超市内,记者看到,米面、肥皂、洗衣液、洗衣粉、脸盆、拖把等日用品摆满货架。“自从村里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大家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提高了。我刚刚就用积分兑换了醋和洗衣液。”村民代召兰说。
“我们村160多户村民,参与度90%以上。”阮静说,随着积分兑换的广泛推行,东瞿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移”出文明新风尚
9月7日下午,在包河区淝河镇关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村里的老人们正坐在放映厅里观看戏曲表演。
关镇村通过集中播放戏曲,用中老年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明风尚的内容融入戏曲当中,引导村民树立新风尚。
同时,关镇村结合村民实际,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聘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村民组中宣传,倡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
关镇村村委委员王婷说:“村里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落实多种移风易俗举措,乡风文明渐浓,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有的老年人主动提出遗体捐献申请,原先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的现象几乎不见了。”(代敏 刘全超)
责任编辑:周益威 审核:金春妮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