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综合 • 正文

蓬溪县交警大队:打好“四场硬战” 切实做好岁末年初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网

  为进一步做好岁末年初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持续保障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蓬溪大队以全面冲刺“减量控大”全年工作总目标为契机,立足辖区实际,聚焦工作重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决打好“四场硬战”,全力构建立体化格局,努力为辖区群众安全出行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深化研判部署,打好事故预防“攻坚战”。一是抓时机重部署。近期主要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二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迅速传达学习了上级公安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相关文件内容,要求全员领会上级会议精神,同时结合今年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总结固化经验,对标参考各类专项考核内容,全面对岁末年初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二是精研判制方案。根据近期全国各地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及近两年来辖区冬季交通违法、伤亡事故规律特点,深入研判交通违法及事故易发多发的时段、路段、车型及人群,及时准确的找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对症下药,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全力压降道路交通事故。三是强教育提认识。临近年关返乡人员、车辆会日益增加,道路交通形势也随之变得复杂,要求全体参战民辅警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当前道路交通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时时刻刻紧绷安全弦,及时消除麻痹松懈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事故预防工作中,务求取得工作实效。

  深化源头治理,打好安全隐患“歼灭战”。一是常态化开展企业安全大检查。定期组织专职民警深入辖区“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运输企业,认真开展源头安全大检查活动,实地查看GPS动态监管室、车辆安全检测站,详细翻阅企业安全管理台账、驾驶员日常教育等台账,同时对企业所有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对安全设施配备不全、车辆安全性能差的车辆登记造册,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限期整改,严防“病车”上路行驶。二是常态化开展道路隐患排查。近年来辖区交通事故20%以上皆因路面警示标志缺失、安全防护栏不全等因素造成,为切实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定期安排民警联合交通运输局、乡镇交管办、农村交警中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行动,将城区锦阳路、G318线宝梵路段、G350线蓬南路段等事故多发路段作为重点排查区域,对现场发现的隐患路段登记造册,能当场整改的隐患立即处理,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路段,采取在周围设置警示牌或加大警力驻守,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迅速整改,切实推动隐患治理做深做实。期间,共排查出隐患20处,现场整改11处,其余9处均已报请责任部门进行整改。

  深化路面管控,打好违法行为“狙击战”。一是联勤联动,统筹抓好农村地区管理。为努力打破农村地区因警力缺乏而导致路面“漏管、失管”的现象,大队合理调整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抽调优势警力投放到农村地区,充分发挥乡镇交管办、农村派出所的力量,积极联合开展农村道路综合治理行动,将场镇口子、城乡结合部、十字路口作为“作战地”,严厉查处农用车载人、乘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酒后驾驶、面包车非法营运、货车超限超载等重点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教育一起。二是精准出击,重拳整治重点违法行为。根据辖区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特点,科学部署警力,全面铺开整治“防控网”,采取定时不定点、流动巡逻等方式,严厉查处酒后驾驶、涉牌涉证、非法改装、无证驾驶、超员等重点违法行为,特别是对酒后驾驶立即录入系统,坚决不允许出现“走后门”“说情风”等不良现象发生,对发现车辆已到达报废年限的,坚决予以报废,切实形成“严防、严控、严打”的氛围,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的不断深入。12月份,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00余起,其中酒后驾驶20余起、无证驾驶15起、非法改装10余起等。

  深化宣传教育,打好安全意识“提升战”。一是借力网络媒体扩大宣传范围。充分发挥电台、广播、微博、“一直播”、主流媒体等网络平台的优势,定期推送冬季安全出行常识及注意事项,广泛发布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将日常整治中查获的典型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坚决抵制不良交通陋习,维护交通安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借力“七进”开展主题式宣传。组织宣传民警带着宣传手册走进学校、社区、单位、企业、农村等地,认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人群面对面讲解安全出行常识,着重强调乘车不坐“超员车”、开车不喝酒、乘骑摩托车要佩戴头盔、学生上放学路上不能嬉戏打闹,要自觉养成良好出行的习惯,进一步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截止目前,共发放宣传手册2.4万册,推送安全提示指令5000余条,微博曝光典型案例10余起。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