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要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内蒙古代表热议

“咱老百姓的事,是总书记最深切的牵挂”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在我们的对话交流过程中,总书记问得非常具体、详细,总书记一直强调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感觉到特别温暖。咱老百姓的事,是总书记最深切的牵挂。”回忆起22日下午与总书记的交流,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族代表梅花依然沉浸在感动中。

  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了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习近平的发言重点围绕“人民”二字,在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国领袖“人民至上”的情怀与担当让草原儿女备受感动与鼓舞。

  “总书记对我们少数民族非常了解、非常关心。我们要牢记党的恩情,听党话、跟党走。”

  内蒙古代表团气氛热烈,讨论活跃。作为少数民族代表,梅花的发言围绕“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问题展开。

  “总书记问我,鄂温克族有多少人口,都居住在什么地方?还问了我们的民族语言使用情况。”最让梅花感到意外的是,总书记问起鄂温克族狩猎、饲养驯鹿的历史,“他的问题非常具体、专业,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我们少数民族的了解和关心。”梅花激动地说。

  “总书记重点问了我们民族脱贫攻坚的整体情况,他问我们民族种地的人口有多少、都脱贫了吗?”梅花向总书记汇报,鄂温克族自治旗在两年前就实现了脱贫,人民生活富足安康:“我们基层的群众就是想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这些总书记都替我们想到了,这是真正的与我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作为全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一个以鄂温克族为主体民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2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少数民族地区。2018年鄂温克族自治旗摘掉贫困旗帽子,退出了贫困旗序列。

  “内蒙古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梅花感慨地说,北方少数民族有句谚语,坐在树下乘凉,应该怀念种树人:“我们要牢记党的恩情,听党话、跟党走。”

  “我是一名民族教育工作者,回到家乡后,我要把总书记对我们的关心关怀带给家乡的人民,在今后的教育中,我要给身边人和我的学生做好榜样,教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梅花表示。

  “作为大国领导人,总书记心系百姓,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让我非常感动、非常温暖。”

  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怀柔分公司管理部经理、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农民工驻北京流动党支部书记薛志国,就“发挥流动党支部作用,搭建农民工致富平台”向总书记做了汇报。

  “我是一名基层的农民工代表,也是一名流动党支部的书记。能和总书记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我特别激动,还有点儿紧张。”薛志国告诉记者:“总书记问我说,你在北京市保安公司工作、老家是内蒙古的?总书记问得非常亲切,我的紧张感一下子就没有了。”

  “总书记问我旗里有多少人在北京打工,我回答说有5万人左右。”薛志国介绍,对话交流中,总书记还详细询问了当地老百姓的种养殖业、产业发展,疫情防控期间的返岗复工率等情况。

  “总书记对农民工工作很关心,对农民工问题很了解,作为一个大国领导人,心系百姓,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让我非常感动、非常温暖。”薛志国说。

  “不惜成本地去拯救我们患者的生命,保护我们中国人民的健康,这就是对人民至上最好的宣誓和宣读。”

  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和巴特尔代表作了“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发言:“我的团队在研究人兽共患病的课题,致力于用我们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在这次疫病防控过程当中,我们的党和国家始终把拯救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当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会不惜任何代价地去拯救人民的生命。”呼和巴特尔赞叹道:“不惜成本地去拯救我们患者的生命,保护我们中国人民的健康,这就是对人民至上最好的宣誓和宣读。”

  “疫情防控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呼和巴特尔说,“作为十四亿分之一,我们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做好一点一滴的工作,从而汇聚起强大的力量。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责任编辑:陈沁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