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观点 • 正文

北青报:高校培养带货人才但试无妨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高校培养带货人才但试无妨
 
  如果说电商直播在2019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那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宅经济”则让直播带货彻底火了,直播人才也变得更为“抢手”。而这,也催化了部分高校相关人才的培养。据了解,有的高职院校专门组建了电商直播学院,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的选择成立电商直播相关导师工作室,如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一些学校尝试在某些专业增加电商直播课程。
  针对有关高校培养带货人才的做法,有人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能不能批量复制“李佳琦”?正如一流的作家未必出自大学中文系一样,前两年受到热议的“网红学院”似乎也没出几个真正处于头部的网红,指望通过高校培养一批“李佳琦”,注定不可能。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大学在这方面的努力,高校培养带货人才但试无妨。
  谁也不能否认,直播带货已经进入了风口期。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预计今年中国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将达5.24亿人,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真正为公众关注的,还是以李佳琦为代表的一个个头部主播的出现,以及罗永浩等名人的加入。在疫情背景下,很多实体经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播电商对实体经济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直播带货在公益领域的表现也十分引人注目,对精准扶贫的贡献度会进一步提升。可以说,这个行业的未来,十分值得期待。
  几乎所有新兴行业的发展,都经历着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阶段。而自觉的形成,尤其是行业人才的培养,往往是由高校承担的。诚然,包括李佳琦在内,很多头部带货主播,并不是什么学校培养出来的,但这个行业的未来,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显然不能依靠“野路子”。要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则离不开高校赋能。
  需要看到,直播带货在一片风光的同时,这个行业也隐藏着无数的嘈点和痛点。消费者满意程度最低的是宣传环节,对于“主播是否就是经营者”的问题认知较为模糊,对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等问题反馈较多。细看有些带货主播,没有素质、不讲道德、无视诚信……可谓不绝于眼。短板不解决,行业能走多远?
  提到带货,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主播身上。一次直播带货的完成,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一个系统在发挥作用;一个带货主播的脱颖而出,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在发挥作用。电商直播行业缺人才,不仅是缺带货主播和达人,而且缺少大量专业人才,包括策划文案、主播运营、直播运营人才等。数据显示,疫情下直播行业招聘需求同比逆势上涨1.3倍,平均招聘薪酬9845元/月。市场需求度,由此可见一斑。
  高校培养“李佳琦”大可一试,至于说能否批量复制“李佳琦”并不重要,也不必刻意追求,甚至都不应该把专门培养“网红”当成方向。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或许职业化教育,不能培养出顶级头部主播,但这个行业大量需要的基础性人才,却是可以培养的。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