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际 • 正文

《柳叶刀》杂志发社论:中国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李锋)英国著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近日同时发表两篇社论,分别对中国和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措施和效果作出评价,认为政策制定者的决策对有效抗击疫情至关重要,“随着其他国家开始考虑并在某些情况下实施自己的解封战略,中国的经验将受到密切关注”。
  中国的经验将受到密切关注
  在题为《中国持续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社论中,《柳叶刀》写道,4月8日,中国解除了对武汉长达76天的封锁,恢复了火车和航班,重新开放了高速公路。从4月27日起,上海的许多学校也重新开学。鉴于中国大多数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已经是境外输入的,中国正在逐步谨慎地重新开放企业和学校。
  社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迅速遏制令人印象深刻,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世界能从中国学到什么呢?积极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如及早发现病例、追踪接触者和改变公众行为,对遏制这一流行病作出了巨大贡献。英国传染病学家基莎·普雷姆及其同事发现,出台措施让民众保持社交距离才是减少感染人数的最有效方法,而这一方法直到4月初武汉才分阶段放宽。建立方舱医院也对缓解医疗体系的巨大压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医院在3周内建成,截至2020年3月10日,为武汉市约12000名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
  社论认为,中国遏制疫情的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成本,中国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以实现健康和经济保护之间的最佳平衡。中国能否保持对疫情的遏制?专业人士认为,中国当前的公共卫生工作重点是密切监测有效再生数(Rt)和确诊病例死亡风险。相关限制措施应逐步放宽,以确保有效再生数不超过1。否则,病例将再次呈指数增长,引发第二波感染。
  社论说,实施以科学为基础的封锁退出战略对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至关重要。随着其他国家开始考虑并在某些情况下实施自己的解封战略,中国的经验将受到密切关注。
  错失良机,与本届政府决策直接相关
  在另一篇题为《美国COVID-19:一个关于时间的问题》的社论中,《柳叶刀》表示,美国已成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中心。与中国和意大利的疫情规模相比,疫情最初在美国的进展看起来是缓慢和可控的,然而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却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灾难。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宣布50个州进入灾难状态,95%的美国人至少暂时处于某种形式的居家隔离状态。日益严重的局面已经导致公共卫生和传染病专家和政客为控制和指导应对疫情的反应而发生断断续续的冲突。
  特朗普总统宣布,他打算从世卫组织撤回资金(约占其预算的22%),这使美国与国际社会和全球抗击流行病的战略努力背道而驰。社论认为,真正陷入困境的是美国人民,他们对这种致命的、人类知之甚少的病毒心怀恐惧,而获得的各种防护信息却经常自相矛盾。在担忧陷入金融危机的同时,他们还要面对一个缺乏凝聚力的国家战略,以及善变的、无能的领导。
  正如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西所言,在疫情暴发之初,联邦政府迟迟不作决定,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直到2月下旬,在俄勒冈州和纽约州出现了新冠病毒的本地传播之后,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才更新指南,授权对最近没有旅行过的个人进行检测,大大扩展了可检测病例的范围。而在可能遏制病毒的短暂窗口期内,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保留了对所有测试的控制,阻止外部学术和商业机构检测试剂的开发,每天只处理约100个样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通过其审批制度,对所有检测方法设置障碍。
  检测水平或许依赖于创新能力,但由于特朗普政府的推诿,针对新冠病毒的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受到阻碍和拖延。预测死亡率和住院率的动态模型,如IHMECOVID-19预测以及以前的大流行防备计划,已经可以通过增加可用的病床和呼吸机数量,帮助各州做好应对病例激增的准备。然而,物资短缺和个人防护设备不足已经并将继续使一线卫生保健工作者面临巨大风险。特朗普与各州州长就国家战略储备使用的问题发生争执后,最终没有启动命令私营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的《国防生产法》,这导致州政府、慈善机构和医疗卫生倡议组织只能自行筹集物资,并经常与联邦政府相互争抢。目前来看,美国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将会持续下去,加强基本医疗用品的供应和公平分配应是目前联邦机构的优先事项。
  社论说,在纽约等重灾区,尽管每天仍有数百人死于疫情,但住院人数似乎已趋于平稳。这可能是因为实施的保持社交距离措施有效限制了人员流动。但是,在防止疫情扩散方面取得的进展却伴随着经济灾难,至少有1700万美国人失业,这个数字最终可能超过大萧条,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平复。而正当各州此前采取的缓解疫情措施刚刚开始取得成效之际,特朗普政府却急于通过取消隔离限制来刺激经济。
  社论的结论认为,美国在抗击疫情面前进退失据,一再错失良机,与本届政府的决策直接相关。政策制定者意图作出有利于经济利益而非受科学指导和保护健康的决策,实际上是将金钱凌驾于生死之上。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