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投资 • 正文

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债市(锐财经)

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超2万亿元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突破2万亿元!在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不断刷新纪录的情况下,中国债券市场不断扩大开放、畅通外资进入渠道,获得了众多国际投资者的青睐。专家指出,中国债券具有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中国债券市场的魅力逐渐被国际投资者发现。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投资热土的趋势不会改变。
  国债最受青睐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中国债券3.2万亿元,卖出债券2.1万亿元,净买入1.1万亿元。截至2019年12月末,共有260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规模达21877亿元,2019年全年增加了4578亿元。自2018年12月以来,外资已连续13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外资机构购买的中国债券中,国债最受青睐。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外资持有国债金额达1.31万亿元,占外资中债托管规模的69.74%。而境外机构对其他类债券,如国开债、农发债和进出口行债等则有所减持;地方债、企业债、中票等,变动较小。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国债是最流行的品种。国债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信用,同时风险偏低,是国际间投资很重要的品种。”
  “从中国总体债券规模来看,国债规模目前占比仍然偏低,未来具备很大潜力。同时,我们也希望能有等价于国债的高品质、高等级债券出现,成为外国投资者的主要投资目标,为他们提供高收益的品种和分享中国市场效益的机会。”宗良说。
  中国债券市场魅力足
  外资为何如此坚定加仓?诱人的利差、趋稳的人民币汇率、一系列开放举措、愈发畅通的进入渠道等多重因素,令中国债券市场成为投资热土。“中国债券收益率高,国际投资者感兴趣,中国也怀着一种开放的态度,几个因素相互关联,形成了今天这个局面。”宗良说。
  诱人的利差,令中国债券成为“香饽饽”。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负收益率债券规模超1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美10期国债利差超120个基点,处历史高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债市收益率在主要经济体中的竞争优势逐渐显现。
  一系列开放举措,畅通了外资进入渠道。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评级等。
  国际投资者关注中国市场,带来资金流入。2019年4月,彭博公司宣布,将中国债券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9月,摩根大通宣布,将于2020年2月开始在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政府债券指数中纳入在岸人民币债券。“全球指数将中国债券纳入之后,也是鼓励了全球资金投资中国市场,将带来大规模资金流入。”宗良说。
  人民币成为全球投资者重要选择。专家指出,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减弱,人民币债券资产对外资具有较大吸引力。
  未来仍将是投资热土
  多位专家表示,2020年,中国债券市场魅力不减。
  1月,为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财政部宣布放开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加入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团的资格限制,按程序吸收外资银行加入承销团。财政部表示,外资银行加入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团,有利于拓宽债券发行渠道,扩大政府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可以看出,2020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脚步不会停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格局日渐完善,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重要场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债券市场成为全球投资热土的趋势不会改变。
  根据中金公司研报,中国债券是全球估值洼地,境外机构看好中国债券的配置价值,一旦时机合适,境外机构就会持续增持。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债券投资人士认为,2020年境外机构配置中国债券的力度会明显上升,规模可能达到7000亿元甚至1万亿元以上。
  “未来,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的投资力度预计还会不断加大。中国市场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为全球投资者带来较大效益。”宗良说。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